早上五點鍾,天還未完全亮,郭紫蘇的鬧鍾就響了。昨晚睡前,她特意將鬧鍾調早了,去青石村車少,路又遠。她想早點動身。
起了床,剛準備梳洗,陳雁鳴來了電話。
“紫蘇,明天過節了,我得陪領導去下屬醫院看望上班的醫務人員,今天請你出來吃飯。”
郭紫蘇笑道:“你還是一心準備好明天的慰問工作吧,我這裏就不要惦記了。”
陳雁鳴急了,說道:“紫蘇,別逗了。你知道我很忙,現在不能和你聊太多。這樣吧,今晚上我們去獅王府吃飯。”
郭紫蘇一聽獅王府的飯局,啊,都要流口水了啊,還聽說在那裏隨意坐哪個位置都能看到大堂的歌舞表演。太向往啦,可是怎麼不早說呀。唉。
她長歎一聲,幽怨地說道:“我昨天已經來城關小學了。”不過,她飛快地接著說下去,“你記住你欠我一頓獅子樓的飯哦,暑假,暑假。”
她還沒說完,陳雁鳴有些生氣地打斷她:“怎麼要走了也不告訴我?”郭紫蘇微微一笑,握緊了手機,調皮地說道:“是你自己把我忘記了吧?好多天沒跟我聯係,我也不知你是否有空來送。”
陳雁鳴懊惱地說道:“紫蘇,你這樣說真是小心眼了。我雖然忙,但每天忙完都會想起你,想起你時夜已經太深,不敢打擾你。我一直忙,就是想把所有事情忙完,你走時好有時間去送你,結果……”
郭紫蘇聽了,又是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啦。我也不是第一次來這邊,用不著送,你把工作做好我更開心。”
陳雁鳴也笑了起來,快活地說道:“紫蘇,多謝你的善解人意,我會想辦法找機會去看你的。你在外麵照顧好自己。”
“好的,你也照顧好自己。拜拜。”
放下電話,她一邊梳洗,一邊美美地想,馬上就去青石村,和春花姐玩兩天,然後喝了李一民的喜酒才回來。
收拾停當,帶著備好的禮物,郭紫蘇幾乎是一路奔跑著出了門。
剛到校門口,就聽到兩聲汽車喇叭聲,原來是王記者正坐在車裏笑盈盈地看著她。
她笑著跑了過去,說道:“你怎麼也這麼早?我正準備去青石村呢。”
王記者想起了骨大爺的叮囑,說道:“你剛來就往那裏跑什麼。我早上接到電話,電視台這兩天召集了一批優秀通訊員來培訓,你準備一下,我馬上送你過去。”
“可我不是他們的通訊員。”郭紫蘇說著就往前走。
王記者伸手一把抓住她,說道:“紫蘇,你現在去聽課,肯定受益良多。後麵有機會我帶你出去采訪,你跟著我跑跑,很快就上路了。”
郭紫蘇提著手裏的旅行袋晃了晃,“我都已經提著東西出來了,今天真的得去青石村。”
王記者從車上下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紫蘇,為了讓你去上課,我電話都打了一大圈,現在又餓著肚子來接你。你就忍心讓我的努力白費?”
郭紫蘇為難起來。這個人好是好,隨什麼都替自己操心,可就是太獨斷專行了,做什麼總是事先沒有商量。今天就先依了他,下次找個機會和他好好說說。
郭紫蘇這麼想著,就低下頭不再吭聲。王記者趕緊拿過她手裏的旅行袋,放進汽車後備箱。然後跑過去打開了車門,說道:“紫蘇,快上來,他們是8點上課,現在都7點半了,我們得快點。”
郭紫蘇坐在電視台的會議室裏,聽台上的資深記者和編輯說的天花亂墜。老師們說電視台缺少真正貼近百姓生活的新聞。因為農村生活的特殊性,有時發生了有用的新聞,工作在城市的記者們並不知道。有時記者們特意去鄉下找新聞,卻又沒有好的題材。
所以,就算有一些與農村有關的新聞,也大都是隨領導下鄉時采寫的,完全以普通百姓為主的新聞不多。他們要求來自基層的通訊員們多留意村鎮新鮮事,有好人好事及時傳遞上來。
郭紫蘇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青石村,想起自己在青石村經曆的好些事情,如果有心,確實是能夠成為一篇篇生動的新聞。但是,都被忽略了,在鄉村生活裏行走,忙著演好自己的角色,似乎真的沒有想到要置身於事外,做一個客觀的記錄者。
當聽到課務主持人說,下午是組織各學員去一家工廠實習采訪時,她決定獨自去青石村,說不定那裏有比工廠更閃亮的新聞。
想到這裏,她微微一笑。跟著學員們一起吃了飯,就找課務主持去說自己的想法。
課務主持靜靜地聽她說完,麵無表情地說道:“行啊,你自由行動吧,有好素材就直接送電視台新聞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