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回 抗日挺進隊的娃娃兵(一)(1 / 2)

聊城二中學生也和全國各地學生一樣,對日寇的侵略和國民政府的賣國罪行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舉行各種抗日活動,來聲援北京的學生。

範樹民在遊行中,向學生們大聲地呼喊:“奮勇殺敵寇,馬革裹屍還”的決心,講到激昂處,不禁滿臉通紅,熱淚奔流。

遊行完了後,他和同學們來到了聊城城南大堤上,在大堤上麵對著一望無垠的碧綠田野,對著鳥語花香的大地,他唱起了李煜的詩詞《浪淘沙.懷舊》: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想到即將破碎的山河,想到即將被日本占領的聊城,想到即將淪為奴隸的自己,不禁聲淚俱下。

他又唱起了嶽飛的《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範樹民的手一揮,所有的學生都和他一齊唱了起來,高昂的歌聲衝向了雲霄,衝向了中國的大地,回旋在所有的中國人的心中。

1938年2月,為了培養抗日幹部,山東省第六區抗日遊擊司令部、政訓處決定成立青年抗日挺進大隊,任命範樹民為大隊長,何方為參謀長,閻戎為政治主任,各縣的富有抗日愛國熱情的表年學生紛紛參加,很快就有了120餘人。

青年抗日挺進隊的成員,最大的二十三歲,最小的才十五歲,大部分是聊城省立二中的學生,還有來自臨清、禹城等地的小學教員和高小學生,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娃娃兵,但是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具有抗戰愛國的一腔熱血,誓為保衛祖而流盡最後一滴血。

挺進隊不是一個戰鬥部隊,也不是一個學校,而是一個教導隊性質的抗日組織。剛成立時,沒有政治教育,沒有黨的組織,每天都是“立正”“稍息”等舊式的軍事操練。

過了不久,挺進隊即遵照中共魯西北特委的指示,建立了政治工作製度,抓了思想教育,安排政治課和時事報告,由閻戎和何方講課,講解黨的“十大綱領”“論持久戰”和國內外形勢等。

另外,還教唱抗戰歌曲,啟發隊員的民族意識及愛國主義思想,辦起了“救亡室”牆報。這些活動,使隊內的政治空氣很快活躍起來,挺進隊員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增強了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此基礎上,秘密發展黨的組織和入黨積極分子。

挺進隊有一個副大隊長,叫高慶雲,他是王金祥的參謀處派到挺進隊來的一個舊軍官。看到了挺進隊的這些變化,他就不滿意了,說起了風涼話:“講政治不能把日本人打跑,”“學政治當不了官,就憑著辦個牆報,唱個歌曲就能把日本人趕跑,我就不信。”“這都是共產黨的宣傳,我非叫參謀處把這些政治課取消不行。”

他在琢磨著怎樣利用手中的權利打擊一下政治上要求進步的積極分子。

終於一天,他看到機會來了,當時有一個政治上非常要求進步的青年叫王小路。王小路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沒有給他打敬禮,他一下子就把王小路給截住了,大聲喝道:“王小路,你回來!”

王小路隻好回來了,對高慶雲說:“高隊長,你叫我回來有什麼事啊!”

高慶雲惡狠狠地對他訓斥道:“作為一個挺進隊員,你知道見了長官應該幹什麼吧?”

王小路這才想起來,剛才腦子一時走神,忘了給高慶雲打敬禮了,隻好說:“對不起,是我的不對,我這就給你打個敬禮。”說著,給高慶雲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高慶雲本來就是來找事的,哪能放過了王小路,又訓斥王小路說:“補個軍禮就完事了嗎,哪能這麼容易,這回不讓你長長記性,你就永遠記不住。先自己抽自己兩個耳光,然後罰站一個小時。”

這樣的處罰,王小路有些受不了了,對高慶雲還嘴道:“高隊長啊,我有錯誤是不錯,你也不能這樣對待我啊!是不是做得有些過分了。”

高慶雲就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對王小路進行羞辱,就是要打擊一個積極分子們的情緒,一聽王小路竟敢反抗,這還了得,立刻就暴跳起來,大聲吼叫著說:“好呀,王小路,你竟敢目無長官,還出言不遜,好了,你必須打你自己四個耳光,罰站二個小時。”

當時人是越聚越多,都在觀察著這個事情,有的人早就對高慶雲不滿,隻是人家是副隊長,敢怒而不敢言。

閻戎早就看清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過來對高慶雲笑著說:“高隊長啊,年輕人犯了錯誤,我們應該教育才是,不應該這樣處罰吧!”

高慶雲一看還有人來為王小路幫腔的,心裏更為生氣,冷嘲熱諷地說:“閻主任啊,你不要替他說話,你是政治部的,管好政治上的事情就行了,這是我行政上的事情,勸你還是不要管得太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