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回 空降六安(十)(1 / 2)

徐大昌看了看他身後自己連隊的官兵們,官兵們一齊大喊道:“跟著南征軍守橋了,也給我們東北軍漲漲臉。”“是死是活鳥朝上,是個男人就得有男人的誌氣。”“幹脆編製也跟著南征軍才好呢!”

徐大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對張維翰和韓行說:“我們都考慮好了,就跟著你們守橋了。你們要是要我們的話,我們幹脆也加入南征軍算了。”

韓行趕緊搖了搖頭說:“參加我們南征軍是不行,要不於軍長那裏不好交待。如果你們真有信心的話,那就跟著我們守橋好了。”

徐大昌的士兵們舉起了槍,發出了一陣“嗷嗷嗷——”大叫的歡呼聲。

南征軍的主力部隊上來了,韓行和張維翰商量後,就圍繞著淠河布置了一道幾十裏地的防線,把一、二、三團排成一溜擺在前麵,主要是據河防守。兩個直屬營往後擺一擺,也算作南征軍的預備部隊,順便監視著其它的地方,防備日軍的迂回戰術。

一團劉致遠的部隊,就負責守衛以淠河橋為中心的方圓近十裏的地方。從六安城裏伸出來了一條公路,從淠河橋上通過,然後往西延伸。守住了這座橋,也就是扼住了日軍想要西進的路線。

在怎樣對待這三座淠河橋的問題上,韓行又和張維翰展開了討論。

韓行說:“張司令,你說說,這座淠河橋,到底是炸了好呢,還是不炸好呢?”

張維翰也在仔細地想著這個問題:“要說是炸了呢,更利於部隊的防守,日軍想要找船,那也得找一陣子。等找好了船,再進攻,那也是在河裏,先叫我們打一陣子,隻有挨打的份兒。可是這樣一來,也出現了一個問題,橋炸了,鬼子也就不指望這座橋了,他們想從哪裏進攻,我們也就不好猜了。”

韓行說了聲:“說得好!不炸橋也有不炸橋的好處,給鬼子一個想頭,時間有限,鬼子要想快速進攻,就得從這座橋上走。這樣,我們就能集中所有的火力,封鎖住這座橋,叫這座橋變成鬼子的墳場。我們怕的就是鬼子不從這座橋上走。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真要是小鬼子從別的地方找了船過橋,我們就被動了。再說,這條淠河也不是什麼天險,就是找個門板,也能扶著門板過了河的。”

張維翰點了點頭說:“你的意思是這座淠河橋是不炸了啊!那兩座便橋呢?”

“便橋得炸,不能叫小鬼子從那兩座橋上占了便宜。”韓行說。

“好了,我同意了。”兩個人達成了共識。

命令下達後,很快,從二團和三團的方向,就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兩座便橋被二團和三團炸毀了,遠處騰起了黑黑的煙霧,黑煙徐徐上升,升上了藍天。

六安城裏傳來了激烈的槍聲,不用說,六安城裏打起來了,負責掩護的51軍已經退到了六安城裏。

這時候,還有一些老百姓從六安城裏往下退,他們拿著大包袱小行李的,拖家帶口,從城裏三個一幫,五個一夥的,從六安城裏出來,擁上了這座橋,然後再從這座橋上,往西退去。

老百姓的隊伍中還夾雜著一些傷兵,他們有的拿著槍,有的沒有槍,也混在老百姓的隊伍中往後撤。

潘小安帶領著情報隊就站在橋邊,他們嚴密地監視著這些人群,真要是鬼子化裝後混在這些人裏頭,再在南征軍的背後開槍,情況將是相當的嚴重。

有兩個年輕的傷兵一瘸一拐地過來了,潘小安迎上前去問道:“你們是哪個部隊的?”

一個嘴唇刮得很幹淨的年輕人回答道:“我們是51軍的。”

潘小安又問他:“51軍哪個師的,師長叫什麼?”

他回答說:“51軍113師的,師長周光烈。”

“哪個旅,哪個團的,旅長、團長都叫什麼?”潘小安又問。

傷兵回答道:“第337旅673團的,旅長竇光殿,團長蔣大山。”

潘小安笑了笑,繼續問:“你們的旅長不叫竇光殿,而叫王光殿吧?”

那個士兵一時顯得猶豫起來,改口道:“對,對,不叫竇光殿,而叫王光殿。”

“你們的團長也不叫蔣大山,而叫蔣光仙吧?”

那個士兵又猶豫起來,想了一會兒說道:“不對,我們的團長是叫蔣大山,而不叫蔣光仙。”

潘小安笑了笑說:“那好,來人,把他倆抓起來。”

幾個情報隊的人上來就要抓人,而那兩個傷兵一看要抓人,想到自己也是暴露了,立刻就要從腰裏掏出王八盒子,要拿槍射擊。

情報隊的人是幹什麼的,哪能容得他們撒野。

潘小安身邊的這個閨妹,好歹也是個武林高手,上去一腳就把他踹倒在地。本來這個假傷兵的手是放在腰上的,那是要掏槍的姿勢,這下子隻好下意識地用手扶地。地是扶到了,可是閨妹的這一腳踹得太厲害了,勁是太大了,他扶地的時候把手脖子摔脫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