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考慮了一番,說:“蔣總指揮,在萬家嶺這場大仗中,張古山是一場硬仗,如果張古山拿不下來,消滅106師團隻是一句空話。目前,74軍正在張古山激戰,抽不下來。”
對方的蔣介石考慮了一會兒說:“你不會抽調別的部隊進攻張古山嗎?”
“報告蔣總指揮,各部都在激戰,確實抽不出兵力來。”
蔣介石又加強了語氣說:“第74軍在岷山傷亡甚大,應予調下整補。”
薛嶽想了想,頂下去會繼續承擔著危險,可要是不頂下去,74軍就被抽走了。在這大戰的關鍵時刻,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別說是74軍這支王牌部隊了。
薛嶽停了一會兒又說:“贛北各軍作戰時間都比74軍長,傷亡都比74軍大,各軍都未調下整補,對74軍也請緩予調下整補。”
蔣介石沉默了,這個薛嶽膽子真大呀,一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樣子,真是氣死我了。但是蔣介石生了一肚子的氣,也沒有什麼辦法,目前正在用人之際,他的位置無人可替,對這個“老虎仔”的老虎脾氣,現在真是沒有什麼辦法。
蔣介石放下了電話,沒再說話。
其實在這之前,薛嶽還造了一次“反”。
粵軍第66軍,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軍長為葉肇。葉肇的第66軍是蔣介石專門指定放在廬山上,準備在贛北失守後留在敵後打遊擊用的。
在萬家嶺戰役中,薛嶽由於當時合圍第106師團兵力不足,迫切地需要一支生力軍來進行最後的“堵口袋”。武漢方麵是遠水難解近渴。德安附近的守備部隊拖住岡村,壓力更大,當然更不能動。情急之間,他打起了廬山上第66軍的主意。
調66軍下山作戰,那豈不是在蔣介石頭上動土?身邊的人替薛嶽擔心,建議他請示武漢後再說。薛嶽當然不傻,如果單獨向武漢請調66軍下山,獲準的可能性實在太小。如果遭拒絕後再調,那豈不是公然抗拒統帥。
66軍他是一定要用的,不如索性碰釘子前再來一次先斬後奏。主意拿定,他便吩咐道:“先調再說。一邊調一邊向武漢請示。”
薛嶽嘴上說得痛快,可對能否調來66軍這支新生力量,心中也沒有什麼數,他畢竟沒有軍委會的上方寶劍。那年頭,沒有命令誰肯主動為別人賣命,出力不討好,打敗了還得再背上個“抗命”的罪名,永世再難翻身。
薛嶽此刻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他想調66軍下山,看來難關重重。
薛嶽考慮了一番,決定先給葉肇打個電話試探一下,電話接通後,先寒暄了一番,薛嶽說:“小老鄉呀,在廬山上,日子過得怎麼樣啊!那地方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正好可以遊覽一下大好美景呀!”
作為薛嶽老鄉的葉肇是發了一肚子牢騷,說:“好什麼呀好,現在戰事激烈,哪有心情遊山玩水。我們都是野戰部隊,卻叫我們在這兒打遊擊,這下子成了什麼呀,成了遊擊隊了,說白了吧,和土匪沒什麼兩樣。成天鑽山溝,到處籌糧籌款,語言不通,環境不熟,弟兄們意見很大啊!實在想不到啊,我堂堂的66軍,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薛嶽見他發了一頓牢騷,心裏有底了,說:“目前萬家嶺地區正在激戰,確實需要66軍這樣的虎狼之師啊!不知你有沒有興趣?”
葉肇一聽大為高興,說:“薛司令呀,那你就調我們去萬家嶺算了。呆在這個窮山溝裏也待煩了,到了那裏,跟著您,揮戈長江,縱橫馳聘,千軍萬馬戰日本,怎麼著也比這個小山溝裏強啊。”
薛嶽歎了一口氣說:“調你這個堂堂的66軍,我可沒有這樣的權力啊,那得武漢的軍委會說了算。”
“那你就趕緊向軍委會請示唄!”葉肇著急地說。
薛嶽慢慢地給葉肇解釋說:“你想想,委員長為什麼把66軍安排在廬山,那是做為一張底牌使用的,本來就不想把66軍投入到萬家嶺地區。請示好說,肯定批不下來,你66軍就別想再出來了。”
“那可怎麼辦啊?”葉肇有點兒著急上火。
“是不是可以這樣,”薛嶽給他商量著說,“我這裏先下令把你66軍調來參戰,一邊再向軍委會請示。如果出了事情,一切由我負責,要砍也是砍我的腦袋,和你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葉肇想了想,自己的66軍本來就不願意呆在這個窮山溝裏,正愁找不著機會。出了事,由第9戰區司令薛嶽頂著,和自己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要是沒出事,自己的66軍也不用呆在這個窮山溝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