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行和吳政治都點了點頭。吳政治說:“雖然遊擊總隊的政治部不在了,但是10支隊的政治部還在,隻要有可能,我們還要繼續派駐政工力量,加強這些支隊的政治思想工作。”
韓行說:“咱們南征軍的這些老班底,我最擔心的還是五支隊和六支隊。特別是五支隊,聽說王金祥又給他派了一個團副,和一團長郭子彬打得火熱。郭子彬頭腦簡單,在舊軍隊裏當過兵,當官的思想非常嚴重,政治信仰又不甚明了。如果一但被這個團副拉下了水,後果不堪設想,我還是去一趟吧!”
張維翰想了想說:“韓副司令跑一趟也好,咱們先從五支隊拉起吧!”
今天的五支隊,已今比昔比,過去的五支隊,隻有幾百人,參加南征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個營。現在的五支隊,卻已經發展到二個團,二千多人。
一團的情況是兩個營九個連,不到一千人。二團的情況也差不多。
為了加強黨的力量,聊城遊擊總隊政治部給五支隊派去了一個黨代表,那就是政治部主任盛北光,冠縣縣委給他派去了一個參謀長,那就是郭芳臣,就連一團的政治部主任沙延孝,也是一名黨員。
另外,遊擊總隊政治處還分配到五支隊三十多個政幹校畢業生,這些人全部充實到了基層連隊,當政治指導員、政治幹事和文化教員。
王金祥一看,這還了得,五支隊都叫共產黨吃了,也趕緊往五支隊派他的嫡係人員,一團就給派了一個黃埔畢業的國民黨團副叫孫可全。
孫可全到了五支隊後,就在和共產黨爭天下,他對連隊講話說,現在中國隻有一個黨,那就是國民黨,現在中國隻有一個領袖,那就是蔣委員長,隻有一個主義,那就是三民主義。
當時部隊正在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
當時,他就對團長郭子彬講:“什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是共產黨的宣傳,不要聽這一套。什麼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要是大刀能砍鬼子的頭,就不用機關槍、大炮了。”
團長郭子彬聽了孫可全的話是不斷地點頭。郭子彬本來就對共產黨的這一套不滿,他管理軍隊的辦法,還是老一套,動不動就打罵士兵,下級要絕對服從上級,所以對孫可全還是非常看重的。
沙延孝對郭子彬建議說:“要想一團有戰鬥力,那就要培養一批能幹的班排長。要挑選成分好,思想好的下層士兵進行專門培訓,他們是部隊的被壓迫者,是軍隊的主要力量。連長官架子大,動不動就打罵士兵,還是舊軍閥的一套管理辦法,必須要設法革除。”
郭子彬不同意,說:“下級服從上級,長官體罰士兵,這是最正常的事情,怎麼能隨便改呢?照你這麼個說法,官兵都一樣了,那還要官幹什麼呢?你說得這個事,不行!”
沙延孝一看說不動郭子彬,就把盛北光搬來了。郭子彬知道盛北光不好惹,不情願地聽了盛北光的一番開導後,才勉強同意了沙延孝的做法。
當時一團的情況比較混亂,個別連長抽大煙,經濟不公開,貪汙士兵的夥食費,吃空餉是比較嚴重的。
沙延孝征得了郭子彬的同意後,從各連抽調了一部分班排長、士兵中的積極分子,一共120多人,組成了4個分隊,分成3個軍事隊和1個政治隊,在範縣城內訓練了一個多月。
訓練中上午為軍事課,下午為政治課,政治課主要是講抗日十大綱領和抗日救亡的一些材料。通過學習,使這些骨幹的思想水平大為提高。
培訓結束,這些骨幹回到連隊後,立刻成立了救亡室、經委會,發展了民先隊員,建立了黨的組織。
連隊的夥食由經委會清查帳目,公布夥食的收支。經過經委會的努力後,連隊的夥食改進了,每月每個戰士可以分到幾角錢的夥食尾子。
在救亡室的努力下,連隊文化生活也改善了,辦起了黑板報、識字班,每天上午上起了文化課。
經過一個多月的整頓,連長不敢隨便打人了,群眾紀律大有好轉,部隊的政治覺悟有所提高,士兵認識到當兵是為抗日救國,是光榮的。
部隊從此正規化了,每天都得出操,上政治課。有些團營連長的親戚,流氓二流子,土匪大煙鬼受不了了,紛紛自動請長假回家了。
孫可全挑撥郭子彬說:“人槍都是你們拉起來的,有姓盛的,姓沙的一個螺絲釘嗎,本來他們都應該聽你的。可是如今,你看看,權利都叫他們奪去了,如今誰還聽你的。就連你的親戚都叫他們逼走了,以後,還說不定發生什麼事情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