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來自南昌的迎接(1 / 2)

要不怎麼說,現代化的戰爭打得是後勤呢,要是沒有空軍的支持,築先縱隊縱有再好的裝備,那也隻有看人家熱鬧的份上!

韓行組織了一個南征軍臨時司令部,那就是由侯大山、劉致遠參加。司令部的三位人員就坐在第一架運8-運輸機上。

夜很靜,除了輕微的發動機的聲音,幾乎能聽到月光落在飛機翅膀上的聲音,幾乎能聽到月光浮在飛機上潺潺的做響聲。和白天激烈的戰鬥相比,那簡直安靜得讓人覺得這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運8-運輸機,默默的觀望著他所守候的一片沃土,這麼好的一大片土地,如今已經不屬於中國了,到處掛滿了日本的太陽旗。整個世界,好像在魔鬼的咒語下,完全變成了一個充滿著戰爭、苦難、死亡、饑餓的一個人間地獄。

我們的飛機編隊,就要衝破這個黑暗的世界,去迎接黎明的到來。

J-20戰機上裝有雷達,很遠地就能發現敵機,隻要發現了敵機,當然能早早地繞了過去。在這個時代,日本人還沒有這麼先進,所以說,日軍陸軍航空兵的飛機隻能是白天出來,晚上它們沒有夜航能力,是不會出來的。

南昌飛機場上是燈光通明,中心跑道上一溜燈全亮了,好迎接來自聊城築先縱隊的飛機編隊。

頭頂上是J-20戰機在盤旋著掩護,第一架運8-運輸機在南昌飛機場中心跑道慢慢地滑行,然後穩穩地落下,然後又向停機坪慢慢地開去。開到停機坪後,韓行領著身邊的南征軍主要領導走下了飛機上的梯子。

韓行看到,老熟人薛嶽領著一大幫高級軍官上來了,他們來了倒沒有什麼,後麵還跟著軍樂隊和一大幫的新聞記者。

韓行這些人還沒有站穩,軍樂隊就奏起了歡快的《四季歌》《花好月圓》《天涯歌女》等,一幫小學生拿著鮮花跑過來了,給韓行的這些南征軍們紛紛獻上鮮花。

韓行一邊接受著這些鮮花,一邊微微地搖著頭。熱情是太熱情了,可是現在戰事正酣,戰場上每時每刻都在死人,而搞得這些盛世慶典,未免有點兒不合時宜。

新聞記者們又衝過來了。那個時候還沒有“長槍”,“短炮”還是不少的,不少的新聞記者拿著照相機拍照,不斷地閃著鎂光燈,看來,自己的光輝形象要上報紙啦!

“不好!”韓行心裏大叫一聲。

新聞這個行業,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在宣傳報導正麵事件,宣傳敵人醜惡的方麵確實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一些軍事絕密的消息,在不經意間也給暴露了。辛亥革命的幾次起義,都是被新聞記者無意間透露的,使得清軍的密探,能按圖索驥,使起義很快失敗。

第一次南征時,薛嶽隻是在德安縣城外“單槍匹馬”來迎接韓行,可這一次,他帶來了幾乎南昌城所有的最高軍事長官。看來,自己的身份見長啊!

同時,也說明了自己給軍統發的電文起了作用,肯定是國民政府最高當局早已經通知了薛嶽。要不,薛嶽也不會領著這麼一大幫軍事官員過來,還把新聞記者都招來了。

薛嶽是大踏步地領著這一大幫的高級軍官迎麵走來,韓行也不敢怠慢,大官迎接小官,自己要是再不主動的話,那就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韓行趕緊領著侯大山,劉致遠快步地向前迎去。

見了薛嶽,韓行伸出了兩隻手,使勁地搖著手:“羅總司令,你好啊!想你啊——”

薛嶽也客氣地說:“我那韓司令哎,你可來了,我也想你啊——”

這一回和第一回在德安縣城外見麵的時侯絕不一樣。那一次,薛嶽是一臉的傲氣,待搭不理,可這一回是滿臉真誠,虔誠之至。薛嶽這個人,心境甚高,絕不畏上,他能對自己是這樣的態度,那就隻有一個原因了,就是南征軍的出色戰績和雄厚的實力,把薛嶽的心理征服了。

薛嶽又馬上介紹著說:“這是前線總指揮,也是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上將。”

韓行馬上給羅卓英行了一個軍禮,羅卓英也回了一個軍禮,借著這個軍禮的時間,仔細地打量著這個羅卓英。

羅卓英,1896年3月19日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鎮,字尤青。

他7歲入鄉塾讀書,1914年畢業於該縣官學,次年入大埔中學。1922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參加東征與北伐等役,由下級軍官升至國軍第11師師長及第18軍軍長。

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南昌會戰,曆任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在相貌上,羅卓英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大高個,堂堂正正的臉膛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