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回 堅守青雲譜機場(五)(2 / 2)

庫裏申科馬上對古匹科讚同地說:“那是當然,那是當然,你是驅逐機的專家,連你都這樣認為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韓行、庫裏申科,古匹科,這三個人幾乎是互相摟抱著,而走進了第三停機坪。

徐大無可奈何地搖了一下頭,撇了撇嘴,說:“我本來還不想讓你們進來呢,可是不讓你們進來行嗎!轉眼之間,你們都成了老八了。”

這些人走到了J-20戰機的跟前,首先這些蘇聯軍人被J-20戰機高大的軀體和流線形的外型吸引住了。

古匹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請問韓行老師,你們的飛機沒有螺旋槳,沒有螺旋槳的飛機指望著什麼力量向前推動著飛機前進?”

韓行笑了,不慌不忙地說:“飛機的動力離不開發動機,飛機開得快與慢,全指望發動機產生強大的動力。我知道伊15也好,伊16也好,都是采用了旋轉汽缸氣冷星型發動機,這個發動機的原理也是離不開進、壓、爆、排的原理。而我們的飛機就不一樣了,它采取的是噴氣發動機,和伊15、伊16是完全不同的原理。

我這麼說吧,噴氣的原理實際上是一種氣動熱力涵道。它沒有任何主要旋轉零件,隻包含一個擴張形進氣涵道和一個收斂形或者收斂——擴張形出口。當由外部能源強迫其向前運動時,空氣被迫進入進氣道。當它流過這一擴散形涵道時,其速度或動能降低,而壓力能增加。爾後,靠燃油的燃燒來增加其總能量,膨脹的燃氣通過出口涵道高速排入大氣。

再進一步說,這種發動機壓縮空氣的方法,是靠飛行器高速飛行時的相對氣流進入發動機進氣道中減速,將動能轉變成壓力能(例如進氣速度為3倍音速時,理論上可使空氣壓力提高37倍)。

發動機工作時,高速氣流迎麵向發動機吹來,在進氣道內擴張減速,氣壓和溫度升高後進入燃燒室與燃油(一般為煤油)混合燃燒,將溫度提高到2000一2200℃甚至更高,高溫燃氣隨後經推進噴管膨脹加速,由噴口高速排出而產生推力。

發動機的推力與進氣速度有關,如進氣速度為3倍音速時,在地麵產生的靜推力可以超過2OO千牛。

這也就是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實際應用。‘作用在一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有一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不過,這種動力表現為向後麵噴火,或者也叫噴氣而產生的巨大動力。”

翻譯其實也不懂,在蹩腳地翻譯著這些話,古匹科和幾個軍官趕緊拿出筆來要記錄。韓行趕緊製止住他們說:“我的話不準記錄。”

古匹科強力爭取地說道:“可我們是朋友啊!”

“朋友也不行,”韓行絕不退讓地說,“這是我們的原則。”

庫裏申克縮了一下脖子,擺開了兩隻手,做了一個無可奈何的動作。

古匹科又接著問第二個問題:“你們的武器係統不是機關槍,也不是機炮,而是……而是……一種冒著火的火箭,而且是彈無虛發。這是怎麼回事?”

韓行說:“不論是日本的95-1也好,96-1也好,蘇軍的伊15也好,伊16也好,基本上武器係統為機關槍,這種機關槍的有效射程為多少米呢,也就是一千多米。比它威力大的是20毫米機炮,這種機炮,理論射程為10-15公裏,但是準確性差點兒,現在大多數飛機還沒有裝備。

而我們用的是導彈。導彈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近距離格鬥導彈多采用紅外尋的製導,射程一般為幾百米至20千米,主要用於近距格鬥,具有較高的機動能力。

空空導彈主要由製導裝置、戰鬥部、動力裝置和彈翼等部分組成。製導裝置用以控製導彈跟蹤目標,常用的有紅外尋的、雷達尋的和複合製導等類型。

戰鬥部用來直接毀傷目標,多數裝高能常規炸藥,其引信多為紅外、無線電和激光等類型的近炸引信,多數導彈同時還裝有觸發引信。

動力裝置用來產生推力,推動導彈飛行,空空導彈多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彈翼用以產生升力,並保證導彈飛行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