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回 夜襲漢口(二)(1 / 2)

徐大說:“請庫裏申科大隊長放心,我以中國軍人的名譽擔保,隻要我們的飛機在,就絕對保證你們轟炸機的安全。”

毛瀛初也是相同的問題,說:“我們的轟炸機中隊將和庫裏申科大隊長的轟炸機中隊編在一起,你隻要保護住了庫裏申科的轟炸機中隊,也就是保護了我們的轟炸機中隊。”

晚上6點,三軍空軍集合起所有參加空戰的人員,由徐大講解了關於兩支部隊的組成,即第一打擊編隊,與第二轟炸機編隊的組成與任務,並詳細地在黑版上畫了圖,講解了各個重要的環節及飛機在空中編隊的位置。

各飛機加滿了油和裝滿了彈藥,在整裝待發。

晚上8點鍾,南昌青雲譜機場上的燈突然全部亮起。第一編隊的飛機開始一架一架地起飛,然後飛上黑黑的天空,依靠著夜航設備,在空中完成編隊。然後向著漢口方向,以伊15戰機的巡航速度,也就是300千米/小時,向著漢口出發。

第二編隊又開始一架接一架地起飛,然後在空中完成編隊,向著漢口方向進發,以AB-3重型轟炸機的巡航速度,也就是200千米/小時,向著漢口進發。

由於是夜航,韓行考慮到蘇聯誌願軍和民軍空軍缺乏夜航經驗,所以采取的比較安全的編隊,那就是人字編隊。

這個人字編隊的發明人,還是大雁老師。這個人字編隊,既能充分地利用氣流的原理,比較省勁,還能開闊視野,預防撞車。

一個小隊為一個人字形編隊,最前頭的領航人,就是運8-運輸機。韓行和徐大就坐在運8-運輸機裏頭。運8-運輸機的巡航速度為550千米/小時,所以帶領著這支打擊編隊,一點兒也不覺得費勁兒。

第一小隊的左翼,就是第二小隊,成斜的坡字隊形。第三小隊在右翼,也是成斜的坡字隊形,

整個中隊形成了一個人字隊形。

在第一中隊後麵不遠處,又是一個中隊,也是人字隊形。

飛機與飛機之間的距離,怎麼著也得150米以上。一個小隊和一個小隊的距離,怎麼著也得1000米以上,以保證最大的安全係數。左紅右綠尾巴白,駕駛員們就憑著燈光來判斷自己和鄰機的距離和位置。

第二編隊轟炸機編隊,就有些滑稽了。

庫裏申科親自駕駛著一架AB-3重型轟炸機,在前麵壓著步子,旁邊也是人字形隊形,一溜是12架重型轟炸機,再往後是12架CB-2型輕型轟炸機,再往後是毛瀛初部隊的一個輕型轟炸機中隊。

最難受的是張非的J-20戰機的護航編隊了。為什麼呢,因為庫裏申科的巡航速度為200千米/小時,而張飛的J-20戰機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000千米/小時。巨大的航行速度之差,使張飛編隊的飛機不得不隻能在旁邊飛行,在引導著庫裏申科轟炸機的飛行高度,飛行角度,以及別的飛行數據。

飛機有本身的飛行特點,飛得太快了不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發動機容易損失或者哆嗦。飛慢了,那也不行,很容易熄火,多次熄火,不但對發動機造成傷害,還容易引起了嚴重故障。

要快速、敏捷的J-20戰機,飛得非得和小老頭兒一樣,又慢又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人是活的,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啊!所以張非的J-20戰機,不得不兩架一隊,按照自己的巡航速度在庫裏申科編隊的旁邊螺旋飛行,以加長距離來和庫裏申科慢吞吞的轟炸機編隊來保持飛行的平衡。

就和一個老成持重,幾乎跑不動的老獵人在慢慢地行走,旁邊呢,跟著四條迫不及待,精力旺盛,在左右劃著圈兒跑了一圈又一圈的鬣狗一般。

所以,這個編隊顯得有點兒滑稽和可笑。

在前麵運8-轟炸機裏,徐大的眼睛在注視著飛行的各項數據,在不斷地糾正著庫裏申科一個驅逐機中隊和毛瀛初兩個驅逐機中隊的飛行誤差。

而韓行呢,顯得就沒大有事了,這時候的腦子才算空了下來,好好地休息一下,瀏覽一下中國空中美好的夜景。空氣中恣意肆揚著氤氳的寂寞,月亮的嘴邊滴下幾滴未及舔盡的鮮血。

月下的機群,麥田一樣的傳出嘩啦嘩啦的響聲,飛機轟鳴在耳畔回響。這鋼鐵的龐然大物扇著濕淋淋的翅膀,劃過平靜得沒有波痕與盡頭的天空。

勇敢與堅定把我推向一個亙古的夢境。夜正張開吞噬一切的大口,吸幹並咬碎了的手心的溫度。此時在荒涼如沙漠的萬米高空,我知道過一會兒,激烈的戰鬥就要來臨,或許在黎明之前,我的鮮血就在灑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