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回 劍指隨棗(二)(1 / 2)

現在,軍事委員會又下達了進攻南昌的命令,部隊尚未補充,後勤還缺乏供給,再加上原來就有的一些差距,還是敵強我弱的局麵。這場仗不好打呀!南征軍已經起到了應該起的作用了,再把他們拉下水,也沒有多大的意思。

薛嶽對韓行擺了擺手說:“走就走吧,你們已經盡了力了,再待下去真是沒有多大的意思。這場南昌保衛戰,其實打得並不好?一片混亂哪……”

一想到前陣子的南昌會戰,薛嶽就有些心堵,借著酒勁,牢騷就來了。

韓行早就想聽聽,如果沒有上麵的幹涉,薛嶽是怎樣指揮這場戰爭的。韓行不緊不慢地說道:“我知道,薛司令的處境很難,上有上麵的幹涉,下又有部隊龐雜,政令不一,缺員嚴重,供給不暢的種種困難。但是,如果把這場戰爭的指揮權,全部交給薛老,你將怎樣指揮這場南昌保衛戰呢?”

借著酒勁,薛嶽說道:“打仗最忌諱的是什麼,那就是分兵。南昌保衛戰,把我們的主力部隊部署在修水一線,上百裏的一條戰績上,守又守不住,打又集中不起兵力來,這就犯了第一個錯誤。”

“你指揮的話,打算怎麼辦呢?”韓行引導他說。

“要以我說,”薛嶽胸有成竹地挺了挺腰,“就把我們的主力集中在南昌北邊,集中為兩大機動集團,做成防禦形攻勢,就等著小鬼子來進攻。如果小鬼子進攻左翼集團,那就左翼守,右翼集團進攻,造成夾擊之勢。如果小鬼子進攻右翼集團,就右翼守,左翼集團進攻,也造成夾擊之勢。再說戰場上形勢千變萬化,敵變我變,哪能墨守陳規。”

韓行結話巴說:“那又成了第二個萬家嶺戰役了。”

薛嶽又說:“某些人在判定總的形勢上有誤差。就拿雙方到底誰強誰弱這個問題上來說,其實,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相比,確實存在著種種的不足,最主要的差距就是裝備上和軍隊上的作戰實力上的差距。

根據這個差距,中國軍隊還不能和日軍進行硬拚,那就是光一味地打陣地戰。我倒是讚成共產黨八路軍的一些戰法,那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可是這太難了,某些人雖說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實他們最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韓行聽著薛嶽的話是不住地點頭,支持他說下去。薛嶽說得某些人,肯定也就是蔣委員長了,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把蔣委員長說成了某些人。

薛嶽又繼續說道:“本來這個南昌守衛戰打得就夠被動的了,丟掉了戰略要地南昌不說,還造成了重大的傷亡。在雙方情況沒有巨大改觀的情況下,再進攻南昌,有這個能力嗎?我看是沒有。還不如組織幾場象樣的殲滅戰,消耗消耗日軍的兵力,等條件成熟了再說。”

韓行聽了是連連點頭,說:“真是聽了薛老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薛嶽又笑了,對韓行說:“你這個小滑頭,別光聽我說,你也說說你的意見?”

韓行不失時機地說:“我非常讚成薛老的觀點,那就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斷地打運動戰,不斷地消耗敵軍,切忌和日軍死打硬拚。根據我南征軍的特點,目前還有一個地方需要我南征軍出擊支援。”

薛嶽的眼睛一亮,說:“哪裏?我剛才隻以為你們南征軍一聽說打南昌,是不是要往後出溜呀。原來,你們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戰鬥目標?”

韓行點了點頭說:“不錯,我們南征軍出擊外線,就是為了打日本的。不過,我們有我們的特點,不適合和小鬼子打陣地戰、消耗戰,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作戰方法?”

薛嶽又笑了,說:“你說吧,到底你們要到哪裏去。”

韓行不慌不忙地說道:“是這樣的,中國軍隊不是在各戰區發動‘四月攻勢’嗎,以積極姿態,不斷襲擾敵後來牽製日軍。第5戰區方麵,國軍從東、西兩麵向平漢鐵路南段進攻,壓迫日軍側翼。

日軍華中方麵軍第11集團軍令岡村寧次為鞏固武漢及周邊占領區,指揮第3師、第13師、第16師及騎兵第4旅,由信陽、應山、鍾祥一線,向桐柏、隨縣、棗陽方向發動進攻,意圖圍殲國軍第5戰區主力部隊,隨棗大會戰於是展開正麵大規模戰鬥。

中國第5戰區司令長官製定了依托桐柏山、大洪山山區,據守重要城鎮,持久消耗日軍,伺機反擊的方針,準備挫敗日軍的進攻。

這是一場既有陣地戰,又有運動戰的大規模戰鬥,正適合我們南征軍的參與與支援。所以,我們下一步的軍事陣地就在那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