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回 圍殲14騎兵旅團(三)(1 / 2)

藤田茂一對四雄正一說:“這麼說來,我們組織隨棗戰役的目的已經落空。而且,我們目前還麵臨著強大的壓力,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和湯恩伯的31集團軍隨時會壓過來。他們真要是來進攻,我們就相當的危險了……”

“是啊!”四雄正一說,“目前我們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攻,攻不過去,圍,圍不住中國的軍隊。兵力又這麼撒在廣闊的戰線上,完全是一副挨打的陣勢。如果中國軍隊進攻,我們必然大敗。與其這樣,還不如早早地撤退,撤退得越早,對我們越有利。我所以說,司令官閣下要早做打算呀!”

藤田茂一點了點頭,終於和四雄正一想到一塊兒去了。他想了想說:“主動要求撤退,對於我14旅團來說,實在是天大的恥辱。我現在就想著軍團長的命令,如果岡村寧次將軍能讓我們主動撤退,那就太好了。”

正在這個時候,岡村寧次突然來了一份電報。

藤田茂一急忙拿過來觀看,電報上寫道:“鑒於兩翼軍隊都深入中國軍隊後方150到250公裏,前後到處都是中國軍隊,這是對我們極其不利的。

雖然我們還有戰鬥力的優勢,但經過長期苦戰,補給不足,戰鬥力已經大減,而周邊中國軍隊除了一部潰散以外,大部分仍然沒有失去組織,也就是沒有被擊潰,隨時可能發動全線反擊。

如果我們此時不退兵,繼續堅持作戰,就很有可能重蹈台兒莊之危險,被中國軍隊聚眾打擊。所以根據目前情況,請你部迅速組織撤退。退回到鍾祥、京山一線。”

藤田茂一看到了岡村寧次的電報,禁不住大叫起來:“軍團長萬歲,不虧為軍團長,對敵情我情知道得清清楚楚,軍事計劃訂得非常的實際。真的不虧為戰略家、戰術家。”

四雄正一也高興地說:“是岡村寧次將軍,挽救了我們的騎兵14旅。真的非常感謝岡村寧次將軍。司令官閣下,你就準備下撤退的命令吧!”

就在藤田茂一剛要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唐河前線突然炮聲四起,槍聲大作,喊殺聲一陣陣地傳來。

張連仲的部隊是不會等著騎兵14旅撤退的,他們已經展開了激烈的進攻。

日軍騎兵都是騎著高大的戰馬,然而這些戰馬在巷戰中卻是沒有用處的,騎兵隻能是下馬作戰,就跟步兵一樣。

騎兵訓練的主要科目是馬刀肉搏,馬上射擊,馬上戰術進攻,戰術防禦為主的,如果下了馬,那馬上的一切功夫都白費了。

相比日軍步兵每日的訓練,騎兵每天隻有半天是徒步訓練,另外半天學的是乘馬作戰。

下了馬的騎兵,遠遠不如步兵師團。

而且騎兵第14旅團七七事變以後,並沒有經受過真正激戰的考驗,大部分時間他們從事警戒,偵查,破壞,甚至還有維護治安。

騎兵徒步的作戰經驗明顯不足!

更關鍵的是,騎兵旅團的重武器,也遠遠不如步兵旅團。

因為重炮無法有效跟上戰馬前進的速度,隻能依靠戰馬背負的山炮和迫擊炮,而且彈藥都是相當有限的。

這樣一來,日軍相對於國軍的火力優勢,也就不大了。

日軍還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穿著馬靴防禦或者進攻。這就顯得動作生硬遲鈍,戰場上如果慢了一秒鍾或者零點幾秒,就可能就丟掉性命。

在中國軍隊機槍的掃射下,14旅團的騎兵居然還不臥倒,而是跪著射擊。

這樣的結果,被中國軍隊的機關槍一片片的打倒。

日軍騎兵的機槍,火炮數量遠不如日本步兵,而且日本騎兵步槍比較短,射擊精度不夠。這們的話,日軍騎兵的火力被中國軍隊的火力壓製住了。

火力一被壓製住,就隻有挨打的份了。

在火力的掩護下,孫連仲的部隊成連成營地殺過來了。

西北軍善於輕武器精確射擊和大刀刺刀肉搏,遠了,西北軍的戰士們就用步槍打,近了,就掄著大刀忽悠忽悠地砍了起來。日軍的騎兵雖說是練過馬上肉搏的,可是在並不平整的廢墟上,又穿著笨重的馬靴,那就有點兒不大靈便了。

再說在拚搏中,下盤的功夫也占著不少的成分,下盤功夫沒了,人也就廢了一半啦!在拚殺中,日軍的騎兵不斷地被砍倒,被刺刀刺倒,並沒有占了什麼上風。

西北軍在和鬼子的對抗中,怎麼覺得這些鬼子和傳統的鬼子不一樣呢!過去在和傳統的鬼子拚搏中,確實耗費了不少的力氣,往往鬼子能一個頂二,或者是一個頂三,這些鬼子怎麼和西北軍一對一地拚搏,也沒見什麼優勢,反而是半斤四兩,也差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