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血戰琉璃寺(一)(1 / 2)

集團軍總部命令,由冀魯邊區轉進魯西北的津浦支隊、冀南軍區的青年縱隊第三團和129師的騎兵團歸先遣縱隊指揮,並將原範築先所部第五支隊編為先遣縱隊第二團。

集團軍還派遣115師344旅688團主力進抵朝城地區,由陳賡統一指揮,以協助魯西北黨組織恢複與開展工作。

1939年1月,中共魯西特委麵對範築先犧牲後這一突然變化的形勢召開了擴大會議。根據上級指示,成立了中共魯西特委,決定張維翰代理第六區專員兼遊擊司令。

1939年1月14日,第10支隊和我黨領導下的其他部隊改編建立築先抗日遊擊縱隊,簡稱為築先縱隊。

特區黨委發出通知,緊急動員全體黨員團結群眾,堅持抗日遊擊戰爭,掌握和控製魯西北的局麵,在衛河兩岸堅持抗戰直到最後勝利。

魯西區黨委的建立及其決定的應變措施,使八路軍的軍旗在魯西北廣大平原上飄揚,八路軍的英雄兒女馳騁鏖戰在津浦鐵路以西、衛河兩岸的土地上。

聊城淪陷前後,以袁仲賢為司令員,管大同為副司令員的平原縱隊在齊河縣潘店附近的葛靖莊正式組建。

平原縱隊是由管大同帶領的31支隊和12支隊、第28支隊等合編而成。

這支部隊經常活動在津浦鐵路西南、黃河西北的三角地帶。

由先遣縱隊指揮的津浦支隊、青年縱隊第三團和騎兵團也在這一帶活動。這一地區主要包括聊城、茌平、長清、齊河、平陰、禹城等邊界地區。

這些部隊互相配合,宣傳和組織群眾,發展抗日武裝,開展遊擊戰爭,打擊敵偽頑反動勢力,分化瓦解會道門組織,以鞏固和發展我抗日根據地,保證我太行與冀南及山東的泰西和魯北的交通線安全。

他們徹底打垮了禹城南部的的反動民團蔣玉和部,沉重打擊了盤踞禹城西南的李連祥、雲茂才部,經常破襲濟南至德州段的鐵路、車站。

1939年2月,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齊河、禹城之間的敵偽大據點倫鎮,全擒馬良所部偽軍,繳獲三八式步槍120餘支,輕機槍2挺。

我軍在多次戰鬥中,都取得了勝利,繳獲了大量的輕武器、彈藥和物資,俘、傷、斃敵偽軍甚多。這對於穩定和提高魯西北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開創和發展抗日根據地,開展廣泛的遊擊戰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日寇深感魯西北抗日武裝的嚴重威脅,盤踞濟南、德州之敵坐臥不安,時刻想蠢蠢欲動。日寇為鞏固其占領區,遂不斷糾集兵力,“掃蕩”我魯西北抗日根據地,妄圖報複和消滅我軍的有生力量。

1939年2月,敵人又一次“掃蕩”魯西北地區。

1939年2月14日,陳賡率八路軍渡過衛可,集結在冠縣東北,在這一帶活動,有力地支援了魯西北的抗戰。

2月17日,臨清的敵人乘汽車數十輛,超越館陶,進犯冠縣,被我打退。

2月18日,聊城的敵人乘40餘輛汽車進占莘縣。聊敵敵冠進占莘縣後向張魯集進犯,與陳賡所部騎兵連接觸。我771團予以痛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此後,敵偽向我報複,並企圖進占我根據地冠縣。

董固莊戰鬥後,魯西區黨委和先遣縱隊根據上級關於開辟泰西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決定先前縱隊、築先縱隊分區活動。

先遣縱隊以大峰山為依托,麵向平原,在運河以東開創平原抗日根據地。具體計劃為,先縱由冠縣東南莊出發,經堂邑北部,預定於琉璃寺、許樓等地與先遣縱隊指揮的部隊會合。

築先縱隊仍在原地,即朝城、館陶、堂邑、莘縣、陽穀一帶駐防,繼續在衛河兩岸發展根據地。

先遣縱隊在出發前,電告津浦支隊、青年縱隊第三團各派一領導幹部提前到達琉璃寺,共同商量行動計劃。

先前縱隊和魯西區黨委兩個直屬機關,按照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保衛部和特區黨委的順序排列的代號為雲南甲、乙、丙、丁、戊。

同時命令,劉致遠為先遣縱隊的參謀長。

為了歡送劉致遠這位英雄團長,張維翰特設宴為劉致遠送行。

宴會就在冠縣司令部的會議室裏舉行。

築先縱隊的主要團級幹部都到了,和劉致遠熟悉的營級幹部也到了不少。擺得菜是根據地裏生產的豬肉,和專業戶生產的蔬菜,都十分的新鮮,喝的酒是老白幹,這是根據地裏最好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