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當局一看王金祥是指望不上了,又想起了他的另一條走狗齊子修。
1940年冬天,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任齊子修為第六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齊子修接受任務後,將其手裏掌握的9個旅,號稱三萬人(實際上一萬多人)肆無忌憚地搞反對抗日的活動。
齊子修早就和日軍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一般地來說,日軍進行完了第一次“掃蕩”,齊子修接著又來第二次“掃蕩”。他和王金祥一樣,從不打日本人,主要的軍事目標就是打擊共產黨。
齊頑政權剛剛成立,他就配合著日、偽軍,采取步步為營的戰術,向我根據地內增修據點,蠶食我根據地。
光這一點齊子修還不滿足,指使他的部下,成連成營地向日軍投降。
1941年,齊子修部第9旅副參謀長王克莊和該旅營長趙振華、朱耀武、付崇魯等率部300餘人投降聊城日軍,被編為“魯西剿共第一支隊”。由王克莊任司令,下設一、二、三中隊,由趙振華、付崇魯、朱耀武分任各中隊長。
秋後,該部被派到果子王、柿子園、高囤、周莊一帶去修築據點。
1942年春天,又有齊子修部八旅的團長田福州,帶其第一、第二兩個營,約600餘人投敵。同年秋後,到我根據點趙莊、魏莊一帶修築據點。
田福州的第三營,仍留在聊西李海駐防,並由田福州的老婆指揮。當時田團在聊城設辦事處,把城東趙莊一帶他所占的據點稱為前方,把李海稱為後方。
齊子修的六旅旅長王魁一的團長郭培德也率領100餘人投敵。
齊子修部三次公開投敵的部隊共1000餘人,這個數量已大大超過了日軍親手培育起來的偽軍。
投降日軍的這些人,投敵時都灌輸了“曲線救國”的反動思想,他們中的一些骨幹分子,不僅不以投降日寇當漢奸為恥,相反,他們卻認為這是在敵後擴大勢力進行反共的好辦法。由於他們有了這樣的精神指導,所以對我們的作戰就表現得更加狡猾和凶悍。
沒有投降日寇的齊子修部還有9個旅,一萬多人,這些人明著不反日,公開的卻反共,為我們的抗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有一些人還是反共老手,在抗戰前已經和我們在戰場上較量過,所以既有經驗,又極其凶殘。
但是共產黨、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在和他們鬥爭著。
聊城東北十七八裏地有個北楊集村,北邊幾十裏地就是博平縣,這裏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新八旅的一些物資就在這裏存放,為了工作上的事情,韓行穿著便衣,帶著吳小明、李大中到這裏來出差,商量物資調配的事情。
為什麼新八旅的物資在這裏存放,主要是北楊集村裏有黨的支部,村支部書記趙春華把村裏的群眾運動搞得很有成效。這是魯西北建黨較早的支部之一,群眾基礎比較好,黨的力量也比較堅強。
早在1937年,趙春華就領導了當地頗有影響的同地主翟東成爭奪村級政權的鬥爭。那次鬥爭,挫敗了翟東成的陰謀,使黨員翟修安公開出任北楊集的村長,使黨支部合法地直接控製了村政權。
韓行在村裏找到了趙春華,看到趙春華也就是二十來歲,是一個相貌並不出眾的青年農民。趙春華住的屋裏十分的破舊,一看就是個典型的貧下中農,屋裏基本上是一貧如洗,徒有四壁。
趙春華見韓行來了,也是一愣,雖然韓行不認識趙春華,但因為韓行是知名人士,經常在範築先的身邊露麵。趙春華經常在外麵活動,所以認得韓行。但是,他實在不知道韓行現在的真實身份,到底是姓共、姓齊,還是姓日。
當韓行拿出介紹信的時候,趙春華才了解了韓行的真實身份,笑著往炕上讓著說:“自家人,自家人,快快請坐。”
當時的農民都窮,哪裏有什麼桌椅板凳啊,其實一般人的屋裏,就是有一個灶,灶裏通著一張火炕。來了尊貴的客人,主人隻好往炕上讓。一般的人,也就是站著說會兒話,實在是沒有地方可讓。
韓行和趙春華聊起了物資上的事情,談完了工作。趙春華對韓行說:“韓司令呀,聽說你三次南征,打仗無數,立下了很多的戰功。你說說,能不能在我們聊城東北區再建一支武裝。”
韓行說:“沒問題,你可以向上級彙報。具體武器的事情,我想辦法給你們解決。”
趙春華又說:“既然武器的問題解決了,那就好辦了。可是打什麼旗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