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丫一下子高興起來,拍著手說:“我終於可以為抗日做一些工作了,我終於可以盡到我的一份責任了。不過,咱也得把醜話說在頭裏。一是我幹了你們的密探,你們一定得收留我。二是,我也不一定能夠辦到,如果真辦不到的話,你們也要收留我,也不能嫌我。”
韓行點了點頭說:“我答應你。”
不過,王秀峨卻不是這樣認為,他想到,這個小妮子太精,超出一般常人的聰明。況且,又有幾分天真,天真的叫人不忍。王秀峨警告她說:“李姑娘,這可是十分危險的工作,你可要想清楚,有沒有能力完成。要是沒有能力的話,就不要承擔這個危險的工作。還有就是,萬一暴露了,你打算怎麼應付,想清楚了嗎?”
李小丫點了點頭說:“想清楚了。我就試試看吧!”
韓行又說:“下一次見麵,我們就不能在你家裏了。光來人的話,外人容易懷疑,要不我們換個地方?”
“你說在哪裏見麵吧?”李小丫爽快地說。
“要不,晚上快天黑的時候,我們就在古樓的上麵見麵吧,見麵時盡量不要說話,遞個紙條就行。今天晚上沒有消息的話,明天中午,我們再在古樓上見麵。”
“那好!”李小丫是一口答應。
快天黑的時候,韓行和王秀峨迫不及待發登上了光嶽樓,在等待著李小丫。
這時候的光嶽樓,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在這戰爭期間,哪裏還有人瀏覽這座名勝古跡啊!
這座高樓淩空,巍峨壯麗,氣勢非凡的光嶽樓,為魯西一大名勝,是聊城的向征。它始建於1374年。聊城在此時為東昌府治。明朝初年,東昌衛守禦指揮僉事陳鏞為與元朝殘餘部隊作戰,將東昌土城改建為磚城,並在洪武七年利用修城餘木修建了這座 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餘木樓”,後因地而名“東昌樓”。
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料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功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嶽樓以她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
如今的光嶽樓已在日軍鐵蹄的蹂躪之下,怎麼不叫人痛苦萬分。
韓行對王秀峨說:“你說李小丫還能來嗎?”
王秀峨對韓行說:“四哥啊,我看就不能指望這個李小丫。她太小,太年輕,還沒有經曆過大風大浪。再說,她一定出身於官宦之家,哪裏受過許多的苦。叫這樣的人辦事,我的心裏真是放心不下。”
韓行點了點頭說:“你說得也是,我真是太欠考慮了。我們還得再想想辦法?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再叫楊金歧給打聽一下。”
王秀峨點了點頭說:“隻是我們剛和楊金歧接上頭,接觸太多了,怕引起敵人的懷疑。但是就是用楊金歧也比李小丫靠譜。”
兩人看著李小丫一等不來,二等不來,不能再等了。再等的話,城門關了,出也出不去了。
二人隻得匆匆出了東門。
第二天中午,二人早早地來到了光嶽樓。這時候的光嶽樓,人稍微多了點兒,戰爭一空閑下來,大運河的客商,外地的遊人,慕名來到了這個光嶽樓上一睹它的風采。
就在剛剛過了中午的時候,李小丫提著一個小包,就和逛著玩一樣,慢慢悠悠地上來了。韓行對王秀峨一個暗示:“來了。”
其實,王秀峨的眼睛這麼犀利,早就看到李小丫上來了。韓行和王秀峨手挎著手,就像一對情侶一樣,在注視著北邊的田園風光。
李小丫慢慢地從韓行的身邊走過,小聲地說:“東西帶來了,跟我走。”
李小丫慢慢地在前麵走著。韓行拉了王秀峨一把,在後麵緊緊地跟著。光嶽樓的二樓是和平地一樣的大閣樓平台。再從二樓往上走,就需要從中間的木樓梯上往上攀登,樓梯比較窄小,樓裏還挺黑。
韓行緊走了兩步,在黑暗中,李小丫一下子就把幾張紙寨到了韓行的手裏。韓行又趕緊把它掖進了褂子兜裏。
完成了交接任務後,李小丫又從樓梯上下來了,側麵像是對著韓行一笑。韓行也從側麵對著她笑了一下,表示十分的感謝。
二人拿到了情報,匆匆出城,出了東關,到了古董店裏,這才有空間把情報拿出來,仔細觀看。
情報共有一張字條,和一張草圖。字條上寫著:人就關在憲兵隊的地下監獄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