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聊堂支隊(三)(1 / 2)

張伯禹皺了皺眉頭說:“這也是我感到疑惑不解的問題。日本人吧,那好說,他們占據著最富庶的地方和交通要道,人又不多,能解決吃的問題,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共產黨呢,他們正規軍隊雖然不多,但是他們黨政軍一體,武裝人員也不少,可他們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呢,實在是讓人費解?”

“這個事兒得好好地研究一下。”齊子修說。

張伯禹想了一會兒說:“這個問題,我也曾考慮過。說過來,倒過去,糧食還是老百姓提供的,為什麼我們堂堂的國軍,老百姓不給我們糧食吃。而他們八路軍,老百姓卻給他們糧食吃,這就是政治問題了。我們的政治傾向是不打日本人,這肯定影響到老百姓對我們的政治態度。”

這個事兒,不能再往下談了,齊子修變了個話題說:“聽說共產黨有那麼多的地方武裝以外,最近又成立了一個聊堂支隊,是專門用來對付我們的,我們可得小心了。”

張伯禹順著往下說:“還有更糟心的事情呢,聽說聊堂支隊裏,韓行好在那裏活動。這個韓行啊,可是我們的老對手了,三根腿的蛤蟆——難纏啊!”

提起了韓行,齊子修就有氣,罵道:“這個韓行啊,太不讓人省心了。原來也是國民黨員,還是軍統局的站長,可他不站在中央的立場上,卻處處幫著共產黨辦事。更有讓人奇怪的是,蔣委員長和軍統局的人還挺器重他,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幾次南征,立有戰功!你說說這算什麼事啊,真是出了籠的年糕,拿著燙手,扔又舍不得。”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偵察人員前來報告:“報告齊司令,蔡莊方向發現八路軍的部隊。人數不祥,部隊番號不祥,可是他們築有野戰工事,在阻擋著我們前進的道路。”

齊子修對偵察人員發脾氣說:“人數和部隊番號,還有裝備,一定要搞清楚。再去偵察!”

不一會兒,偵察部隊和前麵的八路軍幹起來了,齊子修拿著望遠鏡觀察,一邊觀察著一邊對張伯禹說:“這個陣地上,也就是有一個連的兵力,武器呢,也就是漢陽造,中正式和三八大蓋。估計另外兩個陣地上還有兩個連,也就是說,八路軍最起碼是三個連的兵力。伯禹啊,這仗我們打是不打?”

張伯禹想了想說:“八路軍也就是三個連到五個連,將近五百人,而我們是兩個旅,近萬人啊!20個啃他一個人,我就不信啃不動他!啃不下這塊石頭,就沒法搞到我們的糧食。打啊,必須打,為了糧食也得打啊!”

“好吧!”齊子修說,“那我們就幹這一仗。”

齊子修的部隊開始進攻了,這次他們派出了一個旅,將近5000人,要一舉拿下窯場下的三個陣地。畢竟這三個陣地太小了,而齊子修的部隊人數太多了,就和羊群一樣,排成密集的隊形,蜂擁著向前撲去。

吳小明的連隊陣地,地形突出,當初韓行為什麼獨獨把吳小明的連隊放在前麵,也是想利用吳小明連的火力優勢,來承擔更大的衝擊能量。看著敵人如羊群一樣,排成密集的隊形向前衝來,吳小明喊道:“沒有我的命令,不許亂開槍。聽我的命令,放近再打,打就打疼了他。”

李大中的大砍刀甩在了背後,擺上了突擊步槍,本來他和連長都可以換成短槍,但是吳小明和李大忠考慮著自己主要是野戰,短槍還不如突擊步槍實惠,所以始終沒有換槍。

如今李大忠是指導員了,再也不能領著一個班,一個排,肆意地衝殺了,多少有點兒遺憾。他看到旁邊的王老三在低著頭,對他大喊道:“王老三,抬起頭來,手哆嗦個啥呀?”

王老三這才抬起了頭,對李大中說道:“指導員,都是過去的弟兄們,打他們,實在是心裏有些不忍呀!再說……”

李大中知道,王老三也是心裏害怕,國民黨的人太多了,自己的三個連隊擺在前麵,也就是三百來人,而國民黨呢,黃乎乎的一大片,少說也有幾千人,十幾比一呀,這仗還怎麼打?

李大中鼓勵他說:“告訴你,王老三,這不是和日本人打仗。日本人指望什麼,指望的是火炮,一陣子火炮,就把咱們的陣地少說也能摧毀了一半兒。你不看看,齊子修有火炮嗎?沒有火炮,咱還怕他個鳥!”

一聽,確實對麵的國民黨兵沒有放炮,王老三才抬起了頭。他拿的是一支漢陽造,投降時帶來的,突擊步槍還輪不到他。

齊子修的部隊衝鋒挺有意思的,當兵的拿著刺刀步槍衝在了前麵,而當官的拿著手槍在後麵督戰,並不時地喊著:“衝,衝,誰不衝我打死誰!”“快點兒,別磨磨蹭蹭的,衝過去就有糧食。沒有糧食,吃個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