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回 鐵壁合圍(六)(1 / 2)

柴龍首先支持韓行說:“我看好,還是集中突圍吧!”李善亭也同意,說:“我還是支持韓行的意見,集中突圍吧!”

張大千看到政委和參謀長都這樣表態,也支持說:“我看撤退也是由韓行指揮吧!韓行同誌經驗豐富,他指揮著我們放心。”

到了這個時候,韓行也不客氣了,反正已經指揮過蘭沃守衛戰了,隻好說:“那好吧,現在馬上向南撤退,就由坦克一連打先鋒,中間是我們的大部隊和撤退的民眾,後麵由坦克二連掩護。”

說幹就幹,聊堂支隊帶著上萬人的民眾,向著南邊,開始大撤退。

聊城的日軍本來還想反撲,但是他們吃過一次大虧了,害怕坦克的威力,所以不敢追得太緊,隻是虛張聲勢,跟在後邊一陣槍炮亂響。

齊子修的部隊,更是不願意和韓行的部隊硬碰硬,他們最拿手的就是二次掃蕩。所以,八路撤去的地方,正好適合他們“大展身手”,在蘭沃一帶這裏挖那裏刨,看看還能撿到什麼便宜東西沒有。

聊堂支隊由於帶著大批的民眾,所以行動遲緩,一個小時也就是最多能走10裏地,剛剛走了15裏地,也就是到了冠堂公路的王村、石家村一帶,又碰到了前麵鬼子頑強的阻擊。

韓行站在一個高處,向南邊眺望,看到李大中坦克一連的突擊排,已經和敵人接上火了。

從火力和裝備上來看,鬼子好像是二個中隊,這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可是還有偽軍的一個團,他們挖好了縱深的工事,在等待著聊堂支隊往裏鑽。

不一會兒,偵察參謀也來報告說,根據內線來報,是聊城日軍的大本司令官親自領著兩個日軍中隊來組成了第二個包圍圈,另外,還有治安軍的王甲忠一個團。

韓行和張大千、柴龍、李善亭緊急商量著軍情。韓行對他們說:“看來這一次,我們不得不分兵了,由坦克一連對敵人連續衝擊,吸引敵人的兵力,而坦克二連呢,頂住後麵的追擊,而其餘的三個連,帶領著民眾,從旁邊突圍。”

張大千問:“我們有坦克的優勢,為什麼不集中兵力,從南邊一舉衝過去呢?”

韓行說:“你沒有看到敵人的陣勢嗎?坦克部隊好說,衝過去了,可是民眾怎麼辦?敵人已經建立了縱深工事,衝破了一層還有一層,民眾衝不過去啊。倒不如我們將計就計,坦克連吸引住鬼子的主力,造成一種強力突圍的假象,而聊堂支隊的三個連,領著民眾,從左麵突圍,先往東,再往南,往我們的中心根據地撤退。”

柴龍說:“我明白了,韓司令的意見是,該集中就集中,該分散就分散,最終目的,是掩護著民眾和我們的後勤機關撤退。”

李善亭說:“這樣好,坦克連也使上勁了,狠狠地打鬼子。民眾借著這個空子,從旁邊突圍。”

張大千沒有再反對,事情就這樣定下了。坦克一連的吳小明接到了命令,立刻領著坦克一連向石家村衝去。李大中的突擊排衝在了最前麵,加大了油門,以每小時將近8公裏的速度,一邊衝擊著,一邊向著敵人陣地上的鬼子,用重機槍、輕機槍、突擊步槍發射著密集的子彈。

鬼子的步兵不是死就是傷,餘下的一看,6.5毫米的子彈對付這些土坦克根本就沒有一點兒辦法,隻能是向後退去。就在此時,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也向著坦克連的坦克,一顆一顆地發射著炮彈。

92式步兵炮是日軍武器裝備中一種非常優秀的武器,和冷兵器的口號相反,提出了“一寸短,一寸險”的說法。為什麼這樣說,一是它的的架子非常小,善於隱蔽,加上防護盾,也才0.62米高,別看適於隱藏,卻能發射70毫米的高爆榴彈。

要是韓行有真坦克,似乎對付這種炮彈,也不怎麼懼怕,厚厚的裝甲足可以防禦,可這些都是韓行的假坦克呀!假的就是假的,隻有4毫米的防護裝甲,真要是70毫米的高爆榴彈打到了附近,彈片飛到了這種假坦克身上,可就麻大煩了。

一顆榴彈在附近爆炸,彈片飛到了一輛戰車上,一下子就擊破了土坦克上厚厚的木板防護和薄薄的裝甲,駕駛員犧牲了,還炸傷了兩名戰士,坦克車也趴窩了。

很快的,另兩輛坦克中彈,也被打趴了。

而土坦克上沒有火炮,沒法對敵人的這種九二式步兵炮進行打擊和壓製。還有九二式炮兵炮非常善於隱藏,根本就很難發現它究竟藏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