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回民支隊(十三)(1 / 2)

韓行伸出三個手指頭說:“如果你能拔下這棵樹,可以批給你一天三斤糧食。”

孫大突一聽大喜,說:“好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果我拔下這棵棗樹,每天給我三斤糧食,我就帶著全班人投八路了。”

有著這二斤窩窩頭墊底,孫大突也不吃鹹菜,不喝水了。搓了搓手,又在髒軍服上抹了抹,然後在手心裏吐了一口唾沫,晃起了膀子,走到了這棵手脖子粗的棗樹跟前。

戰士們都聽說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沒聽說過俘虜兵要拔粗棗樹,一個個湊了過來,圍成了一圈,在瞧著他究竟能不能拔起來。就連一些吃飯的俘虜兵,也忍不住了,拿著窩窩頭圍成一圈,一邊吃著,一邊給他助著威。

孫大突兩隻船一樣的大腳站穩,先用手把棗樹上的“圪針”胡拉到一邊,然後彎下了腰,兩手緊緊地握住了能使勁的地方,暗暗用力,棗樹底下的土開始慢慢鬆動,然後上擁,整個棗樹也跟著往上來,慢慢地往上走,逐漸地越來越快。

“忽”地一下,整個棗樹連根被拔了出來,落滿了孫大突一腳的土。孫大突把腳抖擻了一下,甩淨腳上的土,然後一動也不動地站著,做好了一個造型,好像在等待著什麼似的。

全場爆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不但是八路軍戰士,連這些俘虜兵也在鼓掌。孫大突這才像剛表演完了一樣,對大家拱了拱手說:“見笑了,見笑了,我孫大突算是完成我的任務了,下一步,就看八路怎樣履行自己的諾言了。”

韓行當眾宣布說:“我代表後勤方麵,宣布給孫大肚一天三斤糧食。具體供應計劃會有專門安排。”

孫大突也向大家拱了拱手說:“八路同誌啊,我也宣布,帶領著我們班全體弟兄投八路。從今以後,我們就是八路的人啦,一切按照八路的章程辦。”

全體八路軍戰士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歡迎孫大突全班投八路。孫大突的這班人呢,也跟著鼓掌,表示堅決響應班長的命令,投了八路,雖然不一定能吃飽,但起碼不天天餓肚子了。

至於三個司令打賭的事兒,他倆沒有說,韓行也沒有再問。韓行知道,這不過是畫餅充饑罷了,官兵都吃不飽飯,三個司令卻在大吃二喝,那還了得,非弄得官兵有隔閡不行。

這個時候,日寇瘋狂掃蕩冀南地區,形勢日趨緊張。為了堅持冀南地區抗戰,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決定將冀魯豫三分區劃為冀南七分區,作為冀南的後方。

1943年10月底,馬本齋奉命率回民支隊到魯西南的昆吾、尚和一帶活動,組建新的三軍分區,馬本齋任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

15000名日寇帶著數萬偽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氣勢洶洶,直撲我冀魯豫中心範縣觀縣濮陽地區。反掃蕩開始後,我軍避開敵人鋒芒,迅速跳到外線,使敵人在中心區撲了空。

各路偽軍在日寇掩護下大築據點,妄想摧毀侵占我根據地大片領土。最嚴重的是,國民黨降將孫良誠所屬二方麵軍兩個軍,兵力約兩萬多人,控製了我中心區西南側濮縣、濮陽之間的廣大地區。他們侵占了濮縣一帶後,以此為中心,設置了堅固的大小據點百餘處。

孫良誠親自率其總部進駐到濮陽城東南的八公橋,四麵向我根據地擴張,步步蠶食我根據地。這時我軍從東平地區返回內線,隻控製著範縣、觀城之間方圓不足百餘公裏的腹心地區。

群敵環伺,形勢極為險惡,如不及時打破敵人的圍困,我們的主力部隊就可能困死在這個狹窄的地域裏。顯然,隻有首先幹掉孫良誠,使日寇失去鋒利的爪牙,才能改變整個嚴重的局麵,從而粉碎其侵占我根據地的計劃。

為了討論如何攻打八公橋,殲滅孫良誠所部,軍區司令員楊得誌專門召開了全區團以上幹部會議,在一個小小的村莊裏,開會研究這個問題。

有一個姓李的團長首先站起來說:“我提議,首先掃清八公橋處圍的據點,步步壓縮,把外圍的敵人一個個地消滅,然後我們再直搗龍潭,把八公所拿下來。”

這個方略,得到了一部分指揮員的支持,這是老戰術了,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有利於調動部隊。

馬本齋思考了一會兒,站起來說道:“我認為,這種戰術不妥。為什麼呢?外圍是孫良誠的精銳部隊,據點密集,工事堅固,且和我腹心地區接近,戒備森嚴,不易迅速攻克。倘若強攻據點,我必消耗甚大,即使拔除幾個據點,也不足以影響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