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回 馬本齋的最後時日(1 / 2)

馬本齋在軍區後方醫院,忍著病痛,艱難地坐在床上寫戰鬥日記。這已經是他的老習慣了,不管環境多麼殘酷,工作多麼繁忙,他總是擠出時間寫戰鬥日記,從不間斷。

他並不認為“年紀大了,學不進去”,而是常常因為鑽研黨的方針政策而廢寢,更常常為了學習一些兵法,忘了吃飯的時間。他對於每一份黨的文件,還有搞到的軍事著作細心研讀,並結合戰鬥實踐寫好日記。

每天他都親自把一天的活動用紙條寫下來,過幾天,由司令部的趙寅卿拿去騰清在三十二開黑硬皮筆記本上。接近他的人都親切地記得,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在挑燈夜讀,寫日記,而第二天拂曉,他又迅速起床,處理紛紜的工作。

如今,馬本齋已明白自己來日無多,但是隻要一息尚存,就要象以往在戰場上帶領戰士衝鋒陷陣一樣與病魔死亡爭奪時間,繼續記錄下自己的心血,留給後人。

當時,馬本齋的家屬也在醫院照顧馬本齋同誌。馬本齋的孩子馬國超年幼,不聽媽媽勸阻撲到馬本齋跟前,鬧著要爸爸講戰鬥故事。馬本齋為了不讓孩子失望,仍強打起精神,拉著孩子的手一起唱“抗日戰士出征歌”。

這時,馬本齋病情惡化,已轉成肺炎,連連咳嗽,唱幾句,停下來,再喘著粗氣說:“沒關係,輕傷不下火線。來,爸爸再和你一起唱。”

媽媽催促著孩子快快離去,而馬國超不願意離開平常很少見麵的爸爸。馬本齋拉著孩子的手問:“爸爸教你的兩個字學會了嗎?”馬國超說:“會了”,拿著鉛筆在紙上歪歪斜斜地寫了“中國”兩個字。

馬本齋滿意地微笑著說:“孩子,記住,我們的祖國就叫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他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裏,循循善誘地進行著熱愛偉大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最早啟蒙。

這時,回民支隊接到奔赴陝甘寧邊區保衛延安的命令,政委到醫院看望馬本齋同誌。馬本齋忍著病痛開玩笑說:“政委同誌,我到馬克思那裏去報到。他說,你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呢,怎麼就來啦?我一聽,對呀,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呢,所以又回來啦!”

政委聽到了馬本齋的話,眼裏閃動著抑製不住的淚花。

政委告訴他:“這裏有一封電報?”

馬本齋說:“非常抱歉,請您念給我聽聽吧。”

“這是從延安發來的電報!”政委興奮地說。

馬本齋一聽是延安發來的電報,興奮無比,竟出人意料地從病床上坐了起來。他用顫抖的雙手拿過電報,親自閱讀,並斷斷續續地讀道:“冀中回民支隊馬本齋同誌;黨中央問候你和全體指戰員。你們以大智大勇,馳騁於華北平原,取得卓著之戰績。總部決定,命你部速來延安,接受重任……”

他夢寐以求到延安見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願望就要實現了,心情感到無比激動。他輕聲反複地讀著電報,消瘦的臉上呈現出紅潤和笑容。他說:“政委,黨中央的電報對咱們回民鼓舞太大了。我們要堅決執行命令,盡快出發。可是動員的重任就落在你一個人的身上了。”

一月底,部隊接到開赴延安的命令。出發前,楊得誌司令員親自到醫院探望馬本齋同誌,傳達中央決定。馬本齋堅決要求隨軍出征,經楊得誌再三勸說,馬本齋才同意留院治療。

他為自己不能隨軍西進,感到非常遺憾,難過地囑咐回民支隊的幹部:“一定要堅決服從楊司令員的指揮。……你們見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後,要轉達我對他們的問候。”

二月一日,回民支隊跟隨楊得誌司令員踏上了保衛延安的征途。這時馬本齋同誌已病危,但他的心裏還在想著部隊,想著抗戰,時時思念著回民支隊。

護理人員為了觀察他病情的變化,多點了兩盞棉油燈,他醒過來後,責怪護理人員不該浪費這些燈油,說:“要聽毛主席的話,節約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我這屋裏有一盞燈就行了。”

馬本齋生也英武,終亦壯誌不滅,彌留之際,他對身邊的同誌說:“讓部隊等著我……我不行了,把我的家屬送到延安去,繼續革命。告訴三弟,抗戰到底。”

他在臨終時,向家屬遺言:“我覺得,不能為人民為國家為黨做更多的工作是件憾事,教孩子繼續我的誌向做革命工作,告三弟領導伊斯蘭民族抗戰,革命到底!”

1944年2月7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中華民族英雄馬本齋,以43歲的盛年,不幸與世長短辭,病逝於冀魯豫軍區醫院。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