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京(1 / 3)

大唐天成五年,十月的秋風掃過雍華宮側邊石板小徑,卷起一片半青不黃的落葉,把它又扔到了宮門的台階上。雖然秋景蕭瑟,但是今日的皇宮卻異常的繁忙和喜慶。

沉月嬤嬤手捧皇後的金鳳釵步履匆匆的往正殿走去,身後的十幾個宮女分別捧著皇後梳妝的用具和幾套金絲縫製的衣裳,緊緊地跟著沉月,絲毫不敢怠慢。

“小平子,你做事怎麼這麼不上心,難道連台階都打掃不幹淨了嗎?”沉月嬤嬤看到躺在台階上的幾片落葉,質問道太監小平子。

在一旁忙著打掃落葉的雍華宮領班太監小平子趕忙來到沉月嬤嬤的身旁,匆忙的把那幾片葉子掃走,回到:“回嬤嬤,這眼看已入深秋,昨夜又下了場大雨,宮裏的落葉一下子就多了好幾倍。”

“好了,趕緊打掃,今天可是大日子,若是耽誤了皇後娘娘,你可擔待不起。”

“小的不敢。”小平子回答道,並把宮門打開。

沉月嬤嬤穿過過大殿,來到了皇後的寢殿。此時,皇後已經洗漱完畢,身著月白色薄紗,秋日清晨的陽光透過金窗灑向她烏黑的長發,侍女用桃木梳輕輕的挑上一撮盤成發髻。雖然臉上還是透著困意,但是皇後難掩欣喜的神態。

“皇後娘娘,奴婢從尚服局把您的金鳳釵取回來了。這金鳳釵經過司衣司的匠人們打磨修繕之後,更顯華麗。“

皇後從銅鏡中看到沉月手捧著閃閃發光的金鳳釵,連忙說道:“沉月,趕緊為本宮簪上。”皇後望著銅鏡中的自己,說道:“毅兒被皇上遣往北邊與契丹人作戰已經兩年,邊疆苦寒,本宮日日夜夜無不想念著毅兒。今日毅兒回宮,本宮終於可以和毅兒團聚。”皇後此時聲音已經哽咽。

沉月邊為皇後梳妝邊答到:“是啊,兩年未見毅王子殿下,奴婢也甚是想念,每每經過儀瀛宮的時候就想起殿下小時候的樣子。如今殿下戰功赫赫,平定了北方契丹,穩定了邊境,此次回朝,必得皇上重賞,娘娘也可以和殿下好好團聚了。”

皇後此時已滿頭華麗的珠翠,侍女為皇後穿上繡著金色鳳凰的正紅色鳳袍,皇後起身說道:“錦漪想必也是高興壞了,她二哥和宣威將軍一同回京,這孩子肯定等不及要見到他們。”

沉月攙著皇後,“錦漪公主最得皇上和您還有太子殿下的寵愛,如今毅王子殿下和宣威將軍回京,這不又多了幾個人寵著她。”

皇後笑了笑,“是啊,這錦漪古靈精怪,就怕他們把她給寵壞了。好了,我們去靈德門吧,恐怕皇上他們已經到了。”皇後走到雍華宮的門口,輕輕的吸了口深秋早晨清涼的空氣,想到一會兒迎接二皇子李恒毅的典禮上就能看見他,心中暗想:“毅兒終於回來了。”

太子李恒軒在公主院雅嵐殿幾仗遠就聽到了錦漪的聲音。

“哎呀呀,這些衣裳實在是太難看了,本公主早在一個月前就吩咐你們準備好迎二皇子殿下回宮典禮的衣服,你們都把本公主的話當做耳旁風了!”錦漪拎起一件裙尾綴滿翡翠葉子的縷金雲緞長裙,向遠處拋去。由於太重,裙子沒有被拋的太遠便落到了地毯上,發出了一串清脆的聲音。這裙子上的翡翠葉子薄如蟬翼,玲瓏剔透,以玉作為點綴莊重而不浮誇,葉子形狀小巧可愛,正適合公主碧玉年華,既起了裝飾作用,又使長裙保持直順。不知道這樣一件巧奪天工的長裙匠人們要多少個日夜不斷才能趕製出來。

旁邊的小太監趕緊跪了下來,“公主殿下唉,這些衣裳的料子是最新進貢的,樣式都是最新式的啊,恐怕這全大唐也就公主您這兒有了。”

錦漪俯下身子,盯著小太監,“喂,你怎麼說話的,這最華麗的服飾當屬母後。”

小太監才意識到話說的不對,趕緊磕了一個頭,慌忙解釋道:“小的該死,小的說錯話了,請公主不要怪罪。”

已經走到門口的李恒軒早已把剛才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心想,錦漪又調皮了。他搖了搖頭,進了雅嵐殿。

“太子殿下駕到。”門口的太監通報著李恒軒的到來。

“哈哈哈哈,錦漪你又在耍小孩子脾氣啦!”李恒軒邊走邊說,修長的身軀輕快的走過前廳,坐在了圓凳上。

錦漪看到李恒軒,蹦蹦跳跳的來到了他的身旁。“大哥,您覺得我穿哪件好看嘛。”

李恒軒拾起剛剛被錦漪拋出的長裙,“公主天生麗質,穿哪件都好看。喏,這件就不錯。”便把裙子遞給了剛才的小太監。

錦漪這次沒有再挑剔,“大哥就會逗錦漪開心。”

這時,兩個小太監抬來一個兩扇屏風,幾個宮女在屏風後麵幫錦漪把衣服換上,李恒軒也把身子轉向了另一側。

李恒軒對穿戴完畢的錦漪說:“走吧錦漪,我們趕快去靈德門,若是讓父皇母後等著,那就不好了。”

錦漪攙著李恒軒的胳膊說道:“嗯,我們趕快走,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見二哥了!”

李恒軒笑著說:“我也甚是想念二弟,兩年未見,二弟今日得勝回朝,心情真是激動。”然後他故意用質問的語氣問道:“對了,不隻是二弟吧,難道你就不想見宣威將軍夏熾了嗎?”

錦漪此時臉上隱隱的泛起了點紅暈,羞澀的笑了笑,沒有作答。

朝中的大臣們已在靈德門等候著,儀仗也整齊的排成兩列,氣氛莊嚴而肅靜。旗幟和大臣們的衣擺隨風飄忽不定,仿佛隻有它們是活的。

三皇子李恒傑早已站在中元殿外的高台上等候著他的父皇、母後,還有他的哥哥姐姐的到來。雖然站立在秋日的高陽下,但是畢竟高處不勝寒,李恒傑把雙手縮進了袖口裏。他望著遠處的文武百官,神情自若而堅定,壓蓋住了一個十五歲少年應有的稚氣。

“太子殿下、錦漪公主殿下駕到。”

高台下的文武百官趕忙參拜。

李恒軒高聲說道:“各位大人快快請起。”

李恒傑也趕忙行禮:“恒傑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公主殿下。”

李恒軒說:“三弟不用客氣。”錦漪也在一旁還了禮。

李恒軒看到李恒傑的嘴唇已有些發幹,想必已經在這兒等了一段時間了,於是關心地問道:“三弟是什麼時候來到靈德門的,深秋已至,三弟還是要多穿些衣服,小心著涼。”

李恒傑麵帶微笑的說:“多謝大哥關心,恒傑卯時晨起讀書習字,然後練了半個時辰的劍術,今日又是二哥回朝大典,絲毫不敢耽擱,便來到了靈德門。練過劍之後身上還發熱,不過在這冷風口站了一會兒,才發覺天已經轉寒。”

李恒軒還想囑咐什麼,話被錦漪搶了去。“三弟還真是刻苦,今日二哥回朝,太傅們也都來參加大典,正是偷懶的時候,三弟卻絲毫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