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毛爺爺的話(2 / 2)

“娘,我今天看了一本書,書裏講的事情很有意思。。。。。”

母親沒上過學,卻很愛聽兒子講書裏的事兒,十一歲的王喆已經把村裏能借到的書看遍了。他給母親講《水滸傳》、《 西遊記》、 《隋唐演義》、《 三俠五義》、《 兒女英雄傳》、《 聊齋》 甚至 《拍案驚奇》、《 紅樓夢》。。。。。,有些書,他自己也是似懂非懂,卻能把一些章節強記下來講給母親聽。

母親對兒子的態度是胡蘿卜加棍棒,她相信嚴厲能讓王喆更有出息,王喆有出息了,自己才能離開這個倒黴的家。

兒子不想讓母親不高興,一想到她為自己的不爭氣而生氣的樣子,心裏就很難過。母親對父親最多的是鄙視和厭惡,但是,如果自己讓母親不滿意,母親眼神裏流露出來的是失望,哀傷,甚至是恐懼,絕望。王喆不怕母親的棍棒,卻怕她那種眼神。

當他遇到難題或是處理不了的事情,母親總是把手裏的活兒停下,一隻手撫著他肩膀,一隻手攥成拳頭往桌上砸一下,用不容置疑口的氣對他說: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王喆肯定行。”

這是母親去地裏掙工分的時候學會的,是她唯一能記住的毛主席語錄。領袖的話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她堅信自己的兒子不會在農村呆一輩子,遲早要離開這裏,並且成為了不起的人物,然後,再把她接走,母子倆一起享福。

如果他做了什麼壞事,比方說把鄰居小孩兒的頭打破,把學校的玻璃砸了,或者上課的時候偷偷把女同學的辮子剪掉。。。。,母親總是不由分說,抄起東西就打,越是躲,打的就越狠,直到打累了為止,而且一整天都不許吃飯。

每當兒子在學校取得好成績或做了什麼讓人誇讚的事情,那一天就是母子倆的節日,也是王喆最開心的時候。這時候母子倆通常就呆待在廚屋裏。

母親就像魔術師,她有時端出一碗玉米粥,不是平時喝的能照見人影的那種,是裏邊放著掛麵和菜葉,加著鹽,稠稠的一碗,喝起來粘稠鮮香。

有時是一塊熱熱的烙餅,夾著煎雞蛋,甚至還能吃到白麵饅頭,裏邊夾的是集市上賣的熏肉,還沒吃到嘴裏,就要流口水了。。。。,甚至有時會是兩毛錢,塞到兒子貼身夾襖裏,讓他隨便去買什麼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時候的母親,身上總是散發出一股洗衣皂的香氣,混合著玉米,白麵,雞蛋,肉的味道,構成一股獨特的體香,王喆喜歡守在母親身邊,沉浸在這種安詳的味道裏,哪也不去。

就算以後長大成人,功成名就。不管在什麼場合,隻要聞到相似的味道,王喆就想起母親在廚屋忙碌的身影,湧現起少年時期的所有記憶,忍不住鼻子酸酸的要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