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企業安全生產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
企業管理
作者:趙鋼
摘要: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理念最早從19世紀西方國家出現,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各界普遍形成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普遍認知,即企業在創造企業的利潤並對企業股東負責的同時,不但要對環境、社會和員工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同時還應該遵守職業健康體係、勞動者合法權益、生產安全法規和商業道德。
關鍵詞:企業 安全生產 社會責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的發展,地處北方經濟貿易中心中的天津港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的階段。截止到2013年底,天津港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超130億元,僅2013年一年固定資產投資總和就超過改革開放後30年固定資產投資。與此同時,2012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已達4.76億噸,2013年底統計的貨物吞吐量超過5億噸,港口建設規模、貨物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240萬 TEU,吞吐量超過鹿特丹港;首次躋身世界集裝箱港口前10名。2012年總營業務收入 251億元,憑借著良好的經營和發展態勢,天津港已經連續數年躋身中國企業五百強。
天津港集團公司平穩快速發展,身為天津港子公司的天津港歐亞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不僅在集團公司整體業務發展中貢獻巨大,同時也履行著企業對於社會的承擔的社會責任。通過多年的發展和努力,天津港歐亞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規模不斷壯大,為企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大型國有企業的履行社會責任的必要性
大型國營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帶動作用顯著,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的影響力和控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定位來看,大型國營企業有著天然的資源優勢,同時大型國有企業對於促進國家經濟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國家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協調作用。
二、安全生產對於企業社會責任重要作用
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主要以港口集裝箱裝卸作業為主要營業項目,擁有的起重機械設備較多,且碼頭百分之九十的工作業務都是通過起重吊裝設備所完成,起重吊裝設備工作量大,涉及的使用人員較多,由於起重吊裝設備的特殊性,如果發生碼頭人員傷亡等安全事故,不但會影響碼頭工作的正常進行,而且事故涉及到的人員、家庭也會麵臨經濟、社會等多方麵的打擊,企業的損失、社會的和家庭的負麵影響均較大,造成的影響較為惡劣,和國家號召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企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目標背道而馳。
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改進措施
為了加強港口的安全生產,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結合自身安全生產特點,建立了如下安全生產管理流程:
1.製度化管理體係
①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製,以明確責任區分。
②公司領導每月至少召開一次主要管理人員安全會議,專題研究,布置安全工作。
③公司建立“雙管”原則,在進行正常的生產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安全管理不放鬆,並做到在日常的生產管理會議中有安全管理專項內容。
④建立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責任製,並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⑤健全企業各項生產操作規程,工作部門要出台適合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製度,並落實執行。
⑥公司設立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並設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⑦堅持危險作業審批製度,並進行嚴格管理。
⑧按國家相關規定按比例提取專項資金用於生產安全防護措施購買和使用。
2.現場管理體係
在碼頭現場進行安全生產管理,主要依據各種公司安全管理製度,依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相關法規、標準並結合企業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落實執行,對企業現場進行標準化、製度化、科學化管理;通過事件樹模型、事故樹模型的建立,合理辨識危險源、事故源,對生產有影響的因素進行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