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毫無頭緒的調查(2 / 2)

而這個時候,那個大哥轉身對他弟弟嗬斥道:“你這是什麼話,你這是為人子該說的話嗎?父親雖然七十了,可身體一向不錯,怎麼可能突然就死了呢?”

那個弟弟被訓斥的無話可說,不過看他的表情,好像並不怎麼同意他大哥的看法。

這個時候,那些客人突然嚷嚷道:“現在官府的人來了,我們總可以離開了吧,難不成要看我們一輩子?”

包拯有些心煩,怒吼道:“在沒有允許你們離開之前,誰都不準離開。”

說完這些,包拯對林善的兒子們說道:“去現場看一下。”

在去現場的途中,包拯和花郎他們對林府的情況做了一下大致了解。

林府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招待客人所用,當然,一些下人也是住在前院的,後院則是林善和他的兒子孫女住的地方。

林善開的墨硯齋是端州城最大的買賣硯台的地方,在端州城很有名,每天幾乎都有遠道而來的書生、達官貴人來此購買硯台,當然,這並非是墨硯齋的名氣大,而是端州硯台的名氣大,大宋朝崇文,以至於讀書人的地位倍增,而身為皇上的仁宗皇帝,而是詩詞墨跡的愛好者,如此一來,每年他都會從各地收集上好的硯台來作為貢品。

而端州,恰恰是出產硯台貢品的最多的地方,這裏的許多富戶,都是以開采硯石,雕刻硯台起家的,在這些人當中,林善因為最會經營,最後在端州開了一家最大的硯台鋪墨硯齋,如此風雨四十多年,一直是端州的旗幟,包拯和花郎他們更是聽說,墨硯齋每年都能夠向朝廷進貢十幾塊上好端硯,每年皇帝送給的賞賜,也是不容小覷的。

如此的禮遇,在端州可是很少見的。

如今林善被殺,想來要引起端硯界的軒然大波了,而這也正是包拯和花郎他們覺得事情複雜的原因,當然,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林善的幾個兒子女兒的問題。

林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林守業自小跟隨林善經營硯台生意,對硯台此道極其熟悉,甚得他父親的真傳,如果林善死了,這家產雖然平分,可那墨硯齋卻是獨獨送給林守業的,用林善生前的話講,就是隻有他能夠將墨硯齋繼續下去。

而林善之所以會說這樣的話,自然和他的二兒子林開業有關,林開業比林守業小十來歲,生下了的時候家境已然比較富裕了,所以從小就養成了富家子弟的嗜好,不務正業,整天就隻知道跟著一群狐朋狗友到處溜達,對硯台的事情,更是一竅不通。

有這樣的兩個兒子,身為父親的林善,自然是要把自己辛苦一輩子做起來的墨硯齋交給林守業了。

當然,林善有個女兒林若雲,不過已經嫁人,而且像這樣的事業,自然是不可能交給一個女人手裏了,不管這個女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