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完林守業的回答之後,包拯又是淡淡一笑,問道:“真的很好?”
林守業點點頭:“這個我哪裏敢欺瞞,墨硯齋是端州最大的硯台店鋪,這是不爭的事實。”
包拯望了一眼林守業,突然加重了幾分語氣,道:“可我怎麼聽說你們墨硯齋的生意這幾年都不怎麼好啊,而且有被唐風齋趕超的趨勢,是不是如此?”
林守業一驚,連忙答道:“包大人從那裏聽來的這些風言風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我墨硯齋生意興隆,絕對不是傳言的那樣。”
包拯冷哼一聲,道:“那可否讓本官看一下你這裏的賬簿?”
“包大人看賬簿做什麼?”林守業有些謹慎淒厲。
包拯眼睛一瞪,道:“本官看不得?”
林守業連連搖頭:“那裏,看得,看得,我這就給您拿去。”
不多時,林守業將一摞賬簿拿了來,包拯和公孫策花郎等人一番查看之後,立馬發現了裏麵的問題,先不說這幾年墨硯齋的收入大有減少,就是有好幾處地方,銀子進賬的奇怪,出去的也奇怪。
就比如說有一塊硯台,有一個人竟然用一萬兩銀子給買了下來,這端州的硯台雖然出名,可一萬兩買下一隻硯台的還真不多見,而且就算是貢硯,也賣不了這個價錢的。
當然,這隻是進,出的就更加奇怪了,賬簿上記著某一天,店鋪裏進了一塊硯石,花去兩萬兩銀子。
一塊硯石若花去兩萬兩,那麼這雕刻好的硯台若是賣出其,恐怕就不止兩萬兩了吧?
這也是奇怪的地方,因為據花郎所知,硯石的開采,特別是貢硯的開采,都是交由朝廷管理的,隻有很小的一部分是由端州的百姓開采的,可那些地方的硯石都很普通,想要開采出兩萬兩一塊的硯石,機會實在是很渺茫的。
如此的情況下,他墨硯齋又怎麼可能花這麼多錢買下這硯石呢?
當包拯將這些情況一一說出來之後,林守業額頭頓時冒出冷汗來,而且臉色幾經變化。
包拯和花郎等人看著林守業,等他的回答。
許久之後,林守業才不得不說道:“包大人說的沒錯,墨硯齋的生意的確大不如前了,這……這賬簿上的虧空,也是真的。”
包拯微微頷首,問道:“這事你父親可知道?”
林守業點點頭:“他是知道的。”
“那他對此事怎麼看?”
“並無任何看法!”
包拯和花郎等人一驚,若那林善知道墨硯齋在林守業手裏變成了這個樣子,他怎麼可能沒有任何想法?墨硯齋是他老人家一生心血,若就這樣給敗了,他豈非要心疼死?
莫不是這林守業害怕包拯和花郎懷疑他是凶手,所以才這般說的?
包拯眉頭微皺,眼珠更是白多黑少,道:“休要欺騙本官,那林善怎麼可能對此事沒有一點看法?”
林守業顯得有些猶豫,許久之後這才開口說道:“老爺子他實在不能有任何看法的,因為在他把這間墨硯齋交到我手裏的時候,生意便已經如此,而那些錢財,也是他老人家自己拿去的,我是一分不敢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