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遊丹有些脾氣暴躁,恨不能將那劫貢品端硯的人碎屍萬段,包拯雖然表麵冷靜,可心裏也是急的不行,花郎沉思片刻,最後望著遊丹問道:“你們進茶館的時候,裏麵都有些什麼人?”
遊丹想了想,道:“隻有兩個人,老板和老板娘,那老板一直給我們端茶倒水,那老板娘則在櫃台那邊坐著。”
“可看清了他們的麵目?”
遊丹點點頭:“看清了,隻是……”遊丹的話並沒有說完,不過花郎他們卻都已經明白,這兩個人既然敢偷貢品端硯,想來是不會露出真實麵目的,不然他們根本就花不了這些錢。
可是他們真的敢將這些貢品端硯賣出去嗎?貢品端硯不必其他,就算他們敢賣,可有人敢買,貢品硯台查出來就是滅九族的大罪,為了一方硯台,沒人敢冒這個險去買吧?
花郎這般思索著,如果劫走這些硯台並不是為了錢,那他們是何目的呢?
兩個盜賊敢做這樣的大案嗎?恐怕很難吧,他們背後是不是有什麼人呢,敢和朝廷作對的人?花郎搖搖頭,覺得不對,因為如果跟朝廷作對,他們不會把事情做的這麼明顯,公然就把東西給搶了,想來一定有其他目的。
如果這些貢品端硯被劫,花郎和包拯他們又找不到,那麼朝廷怪罪下來?
想到這裏,花郎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那些賊人是想借朝廷的手除去包拯啊!
除去包拯也就是除去花郎,跟包拯和花郎他們有仇的,必然是青衣社的人了。
花郎這番思索之後,終於明白了賊人搶劫硯台的目的,而當他知道賊人的目的之後,則突然覺得有一絲恐怖,如果他們真的沒有找回硯台,那該怎麼辦?
花郎將自己的推測跟大家說了一遍,大家一聽說是青衣社,頓時怒上心頭,而慢慢冷靜下來之後,又覺得好可怕,當然,並不是對青衣社的害怕,而是如果他們找不回那些硯台,他們會有什麼結果?
包拯黝黑的臉沒有一點表情,眼珠子也是白多黑少,看起來很是嚇人,這樣過了許久,包拯突然大聲說道:“青衣社好生可惡,就是破了這端州知州不做,我也要將他們消滅殆盡。”
這個時候,包拯有這個信心對大家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至少讓他們少了一點後顧之憂。
花郎見包拯如此,於是也上前說道:“包兄有此心,我花郎一定追隨!”
陰無錯溫夢等人也紛紛表示與青衣社對抗到底,那邊的遊丹更是連連附和,柳毅猶豫片刻,最後也點了點頭。
見眾人一心,花郎立刻說道:“那些硯台很重,想要運遠一點恐怕不容易,而且沿途必然會留下痕跡,我們四處查看一下,看看有沒有馬車印記。”
此時的他們,也隻好如此了,所以在花郎說完之後,眾人分了幾組,然後向四麵八方尋去。
如此一直尋到天黑,他們才回到原來的地方集合,並且將各自尋到的線索說上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