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公孫策第一句話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公孫策是要替花郎說好話,讓他莫要作了,可聽完公孫策後麵的這些話之後,眾人頓時恍然大悟,公孫策這那裏是替花郎說好話,分明就是要難為花郎嘛,而花郎此時心中不知在怎麼詛咒這個公孫策小白臉呢,他偷別人詩詞來吟,那隻要有個主題就行了,可如今公孫策他們想一句詩,要他往下續,他那裏有那種本事嘛,如果續不出來,豈不是要露餡?
在這初春的月夜,花郎額頭漸漸露出汗水來,而這個時候,其他人則還在起哄,說這個主意好,說該用那句詩來做開頭。
就在花郎忐忑不安的時候,公孫策站了出來,說道:“今天在郊外我對花兄弟說了一句話,我覺得用那句話來作詩的開頭最好,而且那句話很切景嘛,春宵一刻值千金,就這句,大家覺得怎麼樣?”
眾人一聽這句,紛紛點頭同意,說就用這句,這句好,而花郎聽了公孫策說出這句話之後,心中頓時竊喜,因為他不清楚公孫策是怎麼想出這一句話來的,不過這句話還真是有出處的,這是大詞人蘇軾《春宵》裏的頭一句,公孫策定然是不知道這首詩的,那他花郎正好借一借。
不過花郎覺得他不可以表現的太過明顯,於是推脫道:“這怎麼能行嘛,我看還是改日吧,今天大家也累的夠嗆,吃完飯就去休息吧。”
花郎這樣說,眾人那裏肯,而且他們覺得公孫策的這句詩真的很不錯,若不讓花郎作一首出來,就有些糟蹋這句詩了,眾人就這樣起哄,牽扯,最後花郎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於是說道:“好吧,好吧,既然眾位如此盛情,我就作一首出來,不過若是作的不好,諸位可切莫嘲笑啊!”
眾人嚷嚷著說不嘲笑不嘲笑,你趕緊作吧,於是在這種喧囂中,花郎輕輕的吟出了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
秋千院落夜沉沉。
花郎這番吟完,連連說作的不好,作的不好,而公孫策和包拯兩人卻是一陣激動,紛紛道:“花兄弟客氣,這首詞豈能說不好,就是放在盛唐,隻憑這一首詩,花兄弟也足以在那詩海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聽了公孫策這話,花郎連連表示謙遜,隻是這謙遜是表麵的,因為結果花郎早已經料到,蘇軾被人稱為詩神,他的詩自然不比盛唐的一些詩人差,在這個詞風流行的宋朝,這樣一首揮灑自如,清新剛健的詩,別人不稱讚都不行。
大家品評了一會詩詞,然後便把桌子上的食物吃了一些,而後大家也鬧夠了,就陸續散去休息了,花郎和溫夢兩人,則回屋做那種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事情,畢竟這真的是一刻千金難換的嘛!
四周寂靜,月色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