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衣社的周折包拯已然上報,可一直到了來年春天,朝廷都沒有傳來消息。
包拯倒也並不是很期待什麼,畢竟隻要他為官清廉,到哪裏不是為百姓做事!
端州的春天來的很早,剛過了一月,那護城河邊的柳樹已然發了新芽,就州衙裏的也突然綠意盎然起來,春天是個讓人心情舒暢的季節,所以春一來,包拯和花郎他們便活絡起來,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到處遊逛散心,這端州知州做的也是有滋有味。
而這天他們幾人從郊外回到端州城,突然有衙役急匆匆來報,說朝廷派了一個太監來傳旨。
眾人一聽如此大事,頓時一驚,連忙前去接近,前來傳旨的太監看起來頗有些年輕,後來才知道是皇上身邊的五公公,沒有名字,大家就叫他五公公。
他的樣子倒也挺客氣,把聖旨宣布之後,便與包拯嘮叨了幾句,然後便快馬趕了回去,在那五公公離去之後,眾人連忙來向包拯道賀。
“包兄,恭喜榮升監察禦史啊,這以後到了京城,必然是官運亨通啊!”
“是啊包大哥,聽這名字,就知道官一定不小!”
包拯被眾人這番恭維,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而這個時候,公孫策笑道:“諸位都誤會了,包大人這那裏是榮升啊,這分明是被降了官職嘛!”
眾人一聽公孫策此言,頓時不知所措起來,他們對這些朝廷的官製向來不了解,如今公孫策說包拯被貶職了,一時都不信。
這個時候,包拯淡笑道:“公孫先生所言非虛,不過這也是朝廷對我的重大信任,監察禦史從七品,按官階來說不如一個縣令,可雖如此,手中權力卻是極大,有巡按州縣,獄訟,祭祀、分察百官的權力,因為有彈劾百官的權力,所以多被人忌憚,朝廷若非信任之人,是不會任命此官職的。”
眾人聽包拯這樣說完之後,對這監察禦史也多有了解,仔細想想,有巡按州縣獄訟的權力,這不是正合他們的胃口嘛。
不管怎麼說,大家決定慶祝一番。
這天晚上,包拯把他們在端州城的朋友全部叫到了州衙,擺了兩桌酒席,大家暢飲到很晚才散,而散之前,包拯說他們在端州再待兩天,把這裏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便離開端州赴京城赴任。
遊丹雖有不舍,可也無奈,所以那天晚上在離開之前,他又抱起一壇酒喝了個痛快。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包拯和公孫策他們交接州衙事務,花郎他們則盤算一下最近這兩年掙了多少錢財,然後把偵探社也給賣了,之後便跟隨包拯到京城玩玩去。
一番盤算之後,他們發現最近兩年雖然隻是辦案,可也積攢了不少錢財,夠他們到京城買一套府邸的了。
卻說離開端州的前一天,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人都顯得沒有生氣,包拯見他們四人如此,很是不解,問道:“你們四人為何如此不高興,莫非遇到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