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突然這樣,是發乎情的行為,若不是花郎忌憚皇上的身份,恐怕早就站出來對他說,身體是人的本錢,吃飯最要緊的便是營養了,你吃的這些,怎麼能夠補充營養呢!
仁宗見包拯如此,卻也不氣,隻微微笑道:“包卿家起身吧,你說的這些朕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我大宋雖然繁華,可邊境憂患甚重,極其需要軍餉,既然朕提出朝廷官員要勤儉,那朕自然就要做出表率啦,朕既然是表率,就應該知道慎獨,不能因為有人在的時候就做做樣子,沒人在的時候就大吃大喝,包卿家起身吧,你說的這些朕會注意的。”
言語平和,其言其行大有君子風範。
包拯無奈,隻得起身,而這個時候,宋仁宗望了一眼花郎,道:“想必這位便是幫忙包卿家屢破奇案的花郎吧?”
花郎連忙起身行禮,道:“在下花郎,給皇上請安!”花郎不知道自己的禮數是否正確,不過宋仁宗並未說什麼,隻揮手讓他坐下。
花郎坐下之後,宋仁宗點頭道:“果真是年少有為啊,不錯不錯,日後我大宋百姓的安危,就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宋仁宗此時也不過二三十歲,可他說話的樣子卻極其老氣,花郎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他少年登基,經曆了太多磨難的緣故。
不過總的來說,花郎對宋仁宗的印象很不錯,在他的觀念裏,皇上要麼要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封疆擴土建功立業,要麼就要像宋仁宗這樣勤政愛民。
如此說了一番家常話之後,宋仁宗這才提到包拯為官的事情。
“包卿家鐵麵無私,這些事情朕都已經明了,讓你擔任監察禦史,也是看重了你這點,希望包卿家莫要讓朕失望才是!”
包拯聽完宋仁宗的這一番話之後,又是跪下一番陳詞,他臉黑,說的話又是義正言辭,所以給人一種極其震撼的感覺。
最後宋仁宗勉勵了包拯幾句之後,便讓他們下去了。
出得皇宮,文彥博說道:“你的府邸早已經讓人備好,隻是你我許久未見,不如先在我的府上住幾天,然後再搬去如何?”
這對於老朋友來說自然是好事,可是聽完文彥博的話之後,包拯卻臉露難色,道:“如今我是監察禦史,有彈劾百官的權力,很是受人忌憚,若是與文兄如此,恐怕招人猜忌,你我在京城腳跟不穩,還是莫要留人話柄的好。”
包拯說完這些,文彥博連連點頭,道:“包兄所言甚是有理,不過你既然不住我家,待會回府上之後,陪我喝幾杯,讓我給你們接風洗塵總是要的吧。”
包拯想到宋仁宗吃的那些,對於文彥博的提議便感覺有些為難,可他也並非死板之人,最後也隻好點頭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