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等人來到京城之後,平日裏也沒遇到什麼事情,更是沒有人來找他們辦案。
偵探社雖然開起來了,隻是名聲並不是很響,一個有才的人到了另外一個地方,也是需要時間來慢慢適應的。
轉眼到了暮春,整個京城早已經草長鶯飛了,桃花杏花開了敗了,好不璀璨。
包拯每天去辦公,很晚才歸來,一時間包拯和花郎他們也不經常見麵了,這不由得讓他們十分懷念起在天長縣和端州時的時光來。
這天,陰曆四月十四,宋仁宗過壽,皇宮之中大擺筵席,文武百官都來祝壽,花郎因為沒有官階,所以並不在被邀請之列,那天他們也樂得逍遙。
可是那天的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就結束,因為在途中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那天除了文武百官前來祝壽外,大宋的一些附屬國也紛紛排遣使者前來恭賀,在這些附屬國中,有一小國進獻了一枚寶珠,那寶珠色澤圓潤,沒有一點瑕疵,就是大宋這樣富饒的國家也很少見到,所以宋仁宗很是歡喜,賞賜了那個小國不少東西。
隻是大家在皇宮之中吃過午飯之後,宋仁宗想再把玩一下那枚寶珠,可當他打開存放寶珠盒子的時候,那寶珠竟然不翼而飛了。
本來,身為一國之君,對一枚寶珠並不是很在乎,可是寶珠在皇宮之中被盜,這就是一件大事了,那賊人能夠在皇宮之中盜去寶物,那這皇宮之中的侍衛豈不是形同擺設?他皇帝的臉麵往那放?
再有,他如何相信這皇宮之中是安全的?
不過今天是宋仁宗的生日,所以他並沒有聲張,隻等宴席散去之後,他這才命人將八賢王以及幾個信得過的大臣叫到了禦書房,然後將事情給這些人說了一遍,八賢王聽完之後,很是驚訝,道:“竟然有賊寇偷東西偷到皇宮來了,這還了得,絕對不能夠輕饒。”
不能輕饒是肯定的了,不過他們所要做的,是要先找出那個盜賊來。
宋仁宗知道包拯斷案如神,於是望著包拯問道:“包愛卿有何見解?”
包拯見皇上問,連忙答道:“寶珠放在皇上寢宮之中,當時文武百官都在禦花園用膳,皇上寢宮無人看守,這才給了盜賊機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盜賊一定是皇宮之中的人無疑,所以挨個盤查一下,興許能夠找到那賊人蹤跡來。”
聽了包拯的話之後,宋仁宗仔細想了想,隨後道:“挨個盤查是好,可賊人豈會笨到把寶珠藏起來,而且皇宮這麼大,排除繼續需要事情,而且容易鬧的人心惶惶的,朕不是很讚成這個方法。”
宋仁宗不讚成包拯的方法,可是其他大臣卻也想不出什麼方法來,最後隻得不歡而散。
卻說包拯以及一眾大臣離去之後,宋仁宗心中甚是煩惱,除了對寶珠的事情不解外,再有便是對皇宮的安全很不放心,所以一煩惱,便想著到處走走,結果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周婷的寢宮,他來到周婷寢宮處,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好幾個月不曾臨幸過周婷了,所幸今天煩惱,進去看看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