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夏遼使臣(2 / 2)

一聽是這麼回事,花郎頓時放下心來,然後問道:“這事有什麼好憂心的?”

包拯歎息一聲,道:“花兄弟有所不知,以前西夏跟遼國關係十分密切,如今遼國威脅到了西夏,我大宋軍隊很有可能因為這個時機而置西夏與死地,收複西夏搶占的我大宋領土,隻是遼國又絕非笨人,他們若將我大宋與西夏對立,必然會順手牽羊,撈些好處的,若與西夏議和,我大宋百姓和西夏百姓,興許還能安穩的過幾年好日子。”

包拯說完,眾人對此事已然有了全麵了解,而花郎略一沉思,道:“皇上已經同意跟西夏議和了吧?”

包拯一驚,望著花郎問道:“花兄弟怎麼知道?”

花郎聳聳肩:“當今皇上以仁慈著稱,若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他又豈會發動戰爭?”

花郎說完,包拯忍不住歎息一聲,道:“花兄弟說的沒錯,皇上的確已經決定跟西夏議和了,隻是朝中有不少人覺得,應該趁此機會將西夏一舉殲滅,徹底消除後患,隻是皇上胸無大略,看來是難了啊!”

這句話了,包拯眼神有些疲憊的望了一眼眾人,歎息一聲道:“現如今,也隻能希望議和能夠成功了,不然兩國再次開戰不說,兩國百姓又將陷入水生火熱之中了啊!”

包拯這種憂國憂民之心跟範仲淹十分之像,花郎望著包拯,突然很是自信的說道:“包兄放心,議和一定能夠成功的。”

花郎這話很能撫慰人心,而花郎這麼說完之後,公孫策連忙勸慰道:“包大人一夜未睡,一定十分困乏,不如先去休息一會吧!”

大家都是這個意思,包拯頷首之後,便徑直回了自己的房間。

卻說包拯回去休息之後,公孫策神色微沉,道:“等西夏的使臣一到,京城恐怕又要發生一番風雨了吧!”

公孫策的話很快就應驗了,隻是應驗之外,卻還有了另外的風波,那便是在西夏使臣來到京城的時候,遼國使臣也跟著來了。

這讓大宋的朝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遼國使臣前來,目的很明了,那便是防止西夏跟大宋結盟議和,不然他遼國豈不就孤立了嗎?

西夏使臣來的是西夏國主李元昊的堂弟李璟名,以及兩個文武大臣文遠和武心,當然,除了這三個在西夏比較有勢力的人外,還有一眾談判大臣。

遼國的使臣,則是大將軍耶律葉,以及一個文官唐楓,這個文官唐楓以前是大宋臣民,隻是在大宋得不到重用,心中很是不忿,於是便遠走遼國,結果在遼國得到了重用,如今遼國出使大宋,自然是要派一個對宋朝十分了解的人,最後選來選去,便選中了唐楓。

遼夏使臣一同來到大宋,正如公孫策說的那樣,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就連給夏遼使臣安排驛館,都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