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六國論(1 / 2)

一個人站了出來,並且說了一番話,當花郎聽到那番話的時候,他突然停了下來,無論溫夢怎麼拉他,他都沒有動。

按理說,一個人說出一番話,不應該讓花郎這個樣子的,可這個人說出這番話後,花郎就是這個樣子了。

站出來的那個人大概三十多歲模樣,比花郎要大一些,從他的臉上隱隱能夠看出一些閱曆來,而且還可看出一絲英俊氣質,此時的他正在接著說自己剛才提出的觀點: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這人說完,本來爭吵不休的討論突然停了下來,大家相互望了一眼,然後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來,很明顯,他們這些人都對這個人的論點折服了。

花郎知道,這是六國論,是蘇軾的父親蘇洵所作,他所提出的觀點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而蘇洵雖是在論六國之破滅,其實也是在說大宋朝的事情,他覺得宋朝向西夏遼國每年送那麼多布匹金銀,與古時六國賄秦並無多少分別。

花郎是及其讚成這個觀點的,隻是大宋朝崇文抑武,武將想要上戰場殺敵,要受許多的限製,以大宋目前的兵力,根本無法與西夏遼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花郎想著這些,看著那個提出這個論點的人,他很奇怪,這個人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蘇洵嗎?

花郎知道,蘇洵是四川眉山人,可這裏的長安,長安離四川是有很遠距離的,難道蘇洵就因為這裏有個詩詞大會就來長安城?

就在花郎對這人的身份疑惑的時候,那些士子書生中的一個向那人拱手道:“明允兄的六國論果真精辟,我等自歎不如,佩服佩服!”

原來那人叫明允,可是很快,花郎突然暗笑自己的愚笨,蘇洵字明允,眼前這個做六國論的人不是蘇洵是誰?

這個人是蘇軾的父親,他蘇家父子三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自己的女兒蘇小妹更是嫁了秦觀為婦,這蘇家可謂是一門人才,花郎之前偷了他們這許多詩詞來炫耀,如今見了蘇洵,怎麼著也得表示表示才行。

這番想著,花郎突然上前拱手道:“這位仁兄的六國論果真是見解獨到,另辟六國論之先河啊,在下花郎,不知可否請仁兄到客棧樓上稍作休息呢?”

花郎提出自己名號之後,那蘇洵頓時一驚,道:“閣下是花郎?”

花郎連連點頭:“仁兄認得在下?”

“花公子名號整個大宋朝都是知道的,如今遇到花兄弟,這客我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