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到了商品交流大會的日子。
而在這兩天,蘇洵幾乎是每天都來向花郎討教的,而花郎呢,因為並沒有許多真才實學,隻得依靠自己上輩子所涉獵的東西來說,而因為他說的東西都十分的新穎,所以多多少少也能糊弄過去。
商品交流大會這天,那條街上一大早便熱鬧非凡起來,接頭的大長桌上,更是擺了幾套筆墨紙硯,一些士子書生圍著那桌子,都想著什麼時候能夠大展身手。
花郎等人去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後,詩詞大會便開始了,而主持詩詞大會的是長安城的幾名大儒,也許他們的名聲並不是很高,不過對於學問,他們卻是不曾多讓的。
開始後,那些大儒就所寫詩詞的題麵說了一番話,這番說完,那些書生便開始作詞,蘇洵也是來了的,而且也寫了首詞,隻是他的詞實在沒有辦法跟他的文章相比,所以一番比較下來後,蘇洵並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
花郎是沒有心思玩這個的,他隻是想看熱鬧,所以這次他一首詩詞都沒有寫,雖然中途蘇洵曾經勸花郎也作一首,可花郎卻巧妙的推遲了。
詩詞大會比完之後,接下來便是商品的展覽,這些商品的展覽並沒有一定的時間,隻是擺放在那條街上,誰想逛著看就逛著看,而一些有能力的商家,則請那些剛剛在詩詞大會上有所表現的士子書生給他們的商品題詞,如果詞寫的好,他們的商品也就能夠打開知名度了。
按照花郎的理解,就是給商品做廣告。
商品交流大會開始之後,那條街的盡頭,廚藝比賽也已開始,那範同這兩天沒少找花郎請教做飯的秘訣,所以這次他對這場比賽十分的有信心。
天底下的人,對飯菜從來都是極盡追求的,對於飯菜,無論貧賤富貴,都能夠說上一兩句,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當這部廚藝比賽開始之後,圍著看熱鬧的人可比剛才看詩詞的人多了去了。
花郎他們做的是客棧生意,範同又跟著自己學習廚藝,所以花郎他們自然是要來給範同加油助威了的。蘇洵因為與花郎十分要好,所以也就跟著來了。
廚藝比賽還算正規,道路兩個,每家客棧的廚子在自家客棧門口擺下了做法所需之工具,而在路的盡頭,正對著路的方向,放著幾張桌椅,那是裁判坐的地方,這些裁判也都絕非湧輩,他們都是長安城有名的食客,一些好的飯菜,隻要他們吃上一口,就能說出及其厲害的品評來。
飯菜的比賽隻有一場,那就是每個客棧的廚師各做一道麵食,誰做的最為好吃,就算誰贏,而比賽的規則不多,隻要是麵食就行,無論烹炸調湯,都是可以的。
這個題目對花郎來說是一點問題沒有的,而他也相信範同,因為昨天花郎剛剛教他了一手,做炒麵。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對麵食就十分的講究,各種各樣的吃法也是層出不窮,所以,做麵食難不住任何一個人,不過要把麵食做的好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