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等人在臨西城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帶上花郎等人直接向遼國奔去。
遼國距離臨西城有十天的路程,一路上大家互表相思,倒也不覺的路途煩悶。
如此走過十天左右之後,他們的出使隊伍終於進入了遼國地界,包拯命人遞上拜貼之後,便在遼國國都上京外二十裏安營紮寨,他們若想進城,必須經過遼興宗的同意。
這是規矩,也是為了安全。
如此在上京外呆了一天之後,第二天早上,一名侍衛來報,說遼國派了禮部尚書胡衛清前來迎駕,包拯聽完,微微點頭之後,隨即帶人與那胡衛清見禮。
胡衛清四十歲左右,樣貌頗有些清瘦,但卻十分文雅,跟大宋的讀書人沒什麼兩樣,而一切接待,皆是很符合規矩,不卑不亢,包拯見這胡衛清如此精明沉靜,不由得對他大是讚賞起來,而暗自讚賞的時候,卻又覺得此次和談,恐怕並不見得容易。
溫夢第一次見到胡衛清後,很是驚訝,悄聲問花郎:“這大遼怎麼還有漢人當官,而且好像很大的樣子。”
花郎淺淺一笑:“遼國實行一國兩製,因俗而治,漢人有漢人的法律,契丹人有契丹人的法律,當官嘛,機會基本上是平等的,可以說遼國被我大漢百姓,已經同化的差不多了。”
聽完花郎的解釋之後,溫夢似有所悟,於是再不言語,隨眾人去了接待使臣的驛館,在驛館住下之後,胡衛清對包拯等人說道:“諸位現行歇息,等明日上朝之時,本官領諸位使臣覲見我朝聖上。”
包拯微微頷首,隨後胡衛清在驛館一番吩咐,讓包拯等人大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此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胡衛清在帶領著幾名下人離去。
而在胡衛清離開的時候,已是下午時分,花郎等人覺得呆在驛館有些無聊,於是便想到此走走,在這遼國,特別是國都上京,大有漢人比遼人還多的勢頭,因此他們在街上走,並不必太過擔心。
對於出去走走,包拯一開始是不願意的,他覺得既然身為使臣,在沒有見到遼國皇帝之前,最好還是不要到此走動的好,可架不住眾人苦勸,隻得換了一身行頭之後,隨大家來到了遼國的大街之上。
遼國都城雖不必開封繁華,可也絕不遜色,這裏遼人和漢人已經很是融化了,所以若不仔細看,也不容易看出誰是遼人誰是漢人,這裏的街上各種商鋪林立,天南地北的各種貨物也都有賣,隻不過相比較大宋一些貨物的價格,卻是相差很大的。
比如說,絲綢、茶葉以及大米麵粉等東西,在這個地方的價格簡直高的嚇人,已然進入了奢侈品的行列,而像在大宋價格十分昂貴的皮革製品,在這個地方卻隻需很低的錢就能夠買到。
這裏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就算花郎他們已然走遍了大江南北,卻也有不少東西是他們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
而對於這些東西,溫夢和花婉兒她們往往最是熱情,甚至可以說是瘋狂,就算明知道買回去之後沒有什麼用,可還是毫不猶豫的便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