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他們殺人如麻,一個士兵殺的人比一枝花整個組織的人殺的人都多,可那是戰爭,對於戰爭來說,人命就是那麼的不值錢,可對於采花賊殺人,卻不一樣。
這種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殺,會領整個遼國的人感到恐慌的。
這次,遼興宗又想到了當年的事情,利用上京城的所有兵力進行調查,逼那些一枝花組織成員逃走,可是,如今的大遼通過與西夏的一場戰鬥之後,已經沒有那麼多可用的兵力了,而且也並非所有兵力都可以調離的,比如說保護皇上的一些禁軍,這些人平常時候絕對不能離開皇宮半步。
因此,遼興宗隻能將這件事情交給上京的府衙已經刑部,再有便是派府兵也加入其中,這樣總算有了一個妥善之法後,眾人這才繼續討論下一件事情。
如今,在整個大遼朝堂,最重要的事情就隻有兩個,一是一枝花重現出現危害大遼婦人的事情,一是與大宋和談的事情。
胡衛清將和談的一些細節仔細說了一遍,遼興宗聽完之後讓大臣進行討論,看看那些條件對他們有利是可以接受的,那些是沒利是不能接受的,如此討論完之後,遼興宗做了一個總結,接下來則是讓胡衛清照著那個總結去跟包拯他們進行商談。
而就在眾人說完這些之後,胡衛清突然上前一步,道:“聖上,微臣有件事情,不知當講不當講。”
“胡愛卿有什麼話盡管說,無妨。”
“是,是這樣的,大宋這次派來的使臣當中,那包拯和花郎兩人皆是探案的高手,如今我們大遼發生了一枝花這種事情,皇上您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請他們幫忙?”
這胡衛清的話剛說完,其中一名大臣立馬站出來反對:“不行,絕對不行,這是我們大遼自己的事情,怎麼能請大宋的人幫忙,如果他們幫了我們的忙,到時和談的時候,我們就欠著他們人情,他們提出的條件,我們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那名大臣提出這點之後,裏麵有其他人跟著附議,遼興宗則微微凝眉,似乎還在猶豫是不是接受胡衛清的提議。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名大臣站了出來,說道:“和談是國家大事,豈能因為人情便給予便利的?所以微臣覺得,就算讓那些大宋的人來幫忙,和談的時候該怎麼談還是怎麼談,如果他們真能幫我們找出凶手,我們最多給他們一些其他好處就是,何必牽扯到和談上麵?”
這名大臣很明顯是讚同胡衛清的提議的,看著兩派人把自個的觀點說清楚之後,遼興宗微微點頭,隨後對胡衛清道:“你去驛館對大宋使臣說,我大遼皇帝請他們幫忙破案,如果破了,必定有重謝,在他們破案期間,整個遼國的人都要給予配合,好了,如果再沒有什麼事情,退朝吧。”
遼興宗起身之後,眾臣這才陸陸續續的起身離去,而胡衛清起身之後,則連忙向驛館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