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放花郎和陰無錯兩人進城之後,直接領他們去了蕭道成的軍帳大營,蕭道成是個身材十分魁梧的人,長的豪氣幹雲,隻是此時卻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花郎和陰無錯去了之後,他本想去迎接,可一想自己的身份,就又停了下來,而雙方真的見麵之後,他也隻談一些其他事情,而不談戰事,很顯然,他不想被花郎看不起,更不想讓一個宋朝的人來指揮他如何打仗。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從一開始,蕭道成就沒把花郎放在眼裏,跟花郎客氣,也隻是真的客氣罷了。
這些自然被花郎看到了,而花郎看明白這些之後,卻也並不著急,他已經把兵符和聖旨都拿了出來,蕭道成聽不聽,那他管不著,反正現在也不是他們大宋跟高麗人打,所以蕭道成一開始不想把兵權交出來,花郎也沒說什麼,不過對於敵人的情況,他卻是打聽了一下的。
而這一打聽之下,花郎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因為他發現敵人的兵力,並不弱,比之遼國的軍隊都不弱。
原來,高麗叛軍高王手中有高麗叛軍五萬人,這五萬人可能戰鬥力不是很強,可也隻是相對而言罷了,高王在高麗叛亂,對於自己手下的兵馬自然一刻不曾鬆懈過,因此他的這些兵比之高麗的其他正統兵馬的戰鬥力都是不弱的。
而除了高麗的五萬人之後,還有東瀛的一萬人,這才是讓花郎真正覺得難辦的地方。
本來,花郎認為東瀛人離錦州很遠,應該隻是一些海盜偶然間漂流來的,可是一萬人很顯然不可能是海盜,唯一的可能是這些人皆是東瀛的幕府武士。
這個時候的東瀛正是幕府時期,封建王權正在慢慢走向巔峰,幕府將軍控製朝堂,相互之間各種爭鬥,這些東瀛武士,要麼是幕府的將軍派出來進行侵略的,要麼便是東瀛國家相互爭鬥之間戰敗的人,在東瀛呆不下去了,所以就逃離了東瀛。
如果他們是第一種人,那就更難辦了,既然是派出來進行侵略的,那他們的武力以及裝備,隻怕都是最好的,對於這樣的人,很不好對付。
而若是第二種,也不容人輕視,這些人已經被自己的國家拋棄了,他們無家可歸,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其他的國家打出一片天地來,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生存下去。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已經有了破釜沉舟之心,而他們的這種破釜沉舟之心,是十分可怕的,至少不達目的,他們絕對不會罷休。
如果敵人隻有六萬人倒也沒有什麼,可讓花郎沒有想到的是,慶州城中的大遼兵馬,竟然也隻有五六萬人,在蕭道成帶人來到錦州與高麗叛軍一場廝殺之後,他們竟然損失了三四萬人之多。
這種損失,簡直已經不能說成是戰爭了,隻能說是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