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興一直不明白小說裏那些玄之又玄的心境都說些什麼,可現在他對心境卻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謂心境呐,不過是因著不一樣的心而有不一樣的世界而已!
大是相對小而言,長是相對短而言,堅硬是相對脆弱而言……這世界上一切都是相對的,然而卻有一些人認為我們生活在同樣的一個世界就該對世界有相同的看法。這世界的確隻有一個,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啊!
一個人的能力大,那麼大事也不過是小事;一個人的能力小,那同樣的一件事就成了沒法去解決的大事。事情是相同的,卻因為兩個不一樣的人成了不一樣的事有了不一樣的結果,世事便是如此的神奇。
普通人解決事情,總是希望事情能朝著自己所想的方向變化,希望大事變成小事、困難的事變成簡單的事情。可世事變化並不遵循人類的意誌,天上掉餡餅那樣的事雖然有可任何人都知道那樣的概率有多小。所以事情得不到他們希望的解決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那麼怎樣去讓事情的到自己想要的解決呢?林越興原先也不知道,可看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他便知道了該怎麼結局他所麵對的那些問題。這世事的確不會因人類的想象變化,但自己可以啊!事情有點大,那就把自己變得更強大;處境很艱難,那就將自己變得更堅強!
人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啊,可惜有太多的人一輩子都毫無改變!
總有人把天資當做了不能改變的借口,他們總說我那麼努力了卻什麼都改不了。學習怎麼努力也提高不了,工作再怎麼努力業績漲不了。林越興看到了那些努力卻無法成功的事實,所以他對自己所堅持的有了疑惑,對那些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的人抱有同情。然而對林雨欣來說,她隻想問:“你努力對了方向嗎?”
我每天花十二個小時的時間去打乒乓球,卻怎麼也踢不進一個足球;我買了去悉尼的船票,卻怎麼也到不了倫敦。很可笑的邏輯是吧,每個有常識的人都會覺得這樣的話是在發神經,在現實絕無可能。然而如果一個人用腦袋去思考現實的人生百態的話,他或許會認為每個人都在發神經吧!
“我明明那麼努力了,卻怎麼也……”這樣的句式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因為受到的教育就是隻要努力就會有想要的收獲。然而真是這樣嗎?“我那麼努力的種莊稼,卻怎麼也當不上總統”,“我那麼努力的修電腦,卻怎麼也成不了科學家”。代入這樣的努力與夢想,很容易就證明了所謂努力就會有想要的收獲這樣的話,也不過是發神經罷了!
想要成功,除了努力之外了,好有一個必要的因素。那個因素不是人們想象的天資,而是方向。唯有正確的方向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到達最終的目的。
而對這人生,很多人都走錯路了呢!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對人來說時間健康這些是有限的,而權勢、財富這些是有限的。可人卻寧願將有限的時間和健康投入到對那些無限的追逐中,豈不是可惜?然而再可惜,現在的教育也隻是教育人發揮自身的價值去追逐那些永遠追尋不完的東西。
人生不該是這樣子的啊!
人應該在時間的流逝中讓自己變得強大,然後最終可以對著世事變遷安之若素。在碰過無數次壁之後學得智慧,在曆經艱險之後學會堅強。然而現實是一個人變化的隻是外在的物質,時光荏苒之後那顆心卻依然故我。該愚蠢的還是愚蠢,該脆弱的依然脆弱。
愚蠢就該得到諒解,弱小就該得到嗬護,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吧。所以明明愚蠢是事實,卻不希望別人說他蠢;明明很弱小,卻想要的到別人對他的重視。於是他們努力的讓別人不說他們蠢,努力的讓人重視他們。可是他們偏生不明白想要別人不把愚蠢加到自己頭上,那就去變得聰明;想要得到別人的重視,那麼就變得強大。選錯了方向,那麼再怎麼努力也終究無法抵達。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目標卻不思考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方向的人,那不是天資有問題,那是純粹的沒腦子。
我努力了卻沒什麼用,是因為天賦沒有別人好。因為天賦沒別人好,所以怎麼改變都沒有意義。因為怎麼改變都沒有意義,所以自己什麼也沒變。因為自己什麼也沒變,所以還是怎麼努力也沒用。很多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邏輯吧,完美的證明了自己努力沒什麼用是因為天賦沒別人好。
這樣子的循環論證其實什麼意義都沒有,然而令林雨欣驚訝的卻是這種漏洞百出的證明居然有那麼多人相信。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話,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樣也就不需要在意了吧,隻要有個逃避的理由就好了!
智慧從來與天賦無關,那隻是世事經曆過的通透!為何有那麼多人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