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截教第一個在封神中應劫的仙人——石磯娘娘,就是石頭得道,所以一堆由龍的骨頭變成的化石想要修個仙,五哥摸著自己的良心說,這絕對是非常合理的事。
妻兒正在到處擺POSE照相。說起來,他們剛剛拍下的照片,宋海清敢說有三分之二是重複的或者及其相似的,最多就是有些細微的差別——比如剛剛升起的霧,之前是沒有的。宋海清注意到四周山坳裏開始升起白色的霧氣,之前山中的各種綠,開始慢慢被遮蓋住了,先是山坳低處,接著是山坡,白霧越積越厚,越堆越高,繼而漫過了一道道山脊,並且有越來越濃的趨勢。
龍脊趴在山坡上,一多半已經被白霧籠罩,幾乎看不見了,而白霧還在向上彌漫,快要漫上觀景台了。宋海清知道現在下山是非常不理智的,現在隻能老老實實呆在這裏等待霧散,當他正打算提醒妻兒不要亂跑的時候,濃得就要滴出水來的白霧開始向龍脊彙集,然後,被……吸了進去。
那堆莫名其妙的石頭吸收白霧的速度非常快,大片的白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是龍脊,而遠處,道道白氣被牽引著迅速接近,彙集到漩渦中。
宋海清心裏有種莫名的感覺,恐慌、驚異、激動、好奇,他知道現在這種狀況不太適合圍觀,但現在山路上大霧彌漫,顯然不適合行走,呃,既然無法離開,那就繼續做個合格的吃瓜群眾好了。他再一次提醒妻兒不要亂跑,不要靠近觀景台邊緣,要求他們躲在觀景台後麵一塊地勢較高的大石頭後麵,然後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舉起手機狂拍視頻,對了,他張大的嘴,嘴角還掛著口水。
作者不禁對這家夥投去鄙視的目光——這有什麼值得流口水的?這種形象……看不下去啊!想必漩渦中心的那個奇特存在是不會喜歡這個猥瑣觀眾的。
然後,當然這個然後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但是畢竟過渡不是重點,所以——然後,宋海清就看到漩渦中心那堆、或者是那……位……石頭,動了…………
石頭,動了。也許是地震什麼的吧?但是這堆石頭的動作卻不是那麼司空見慣。那根由十多塊巨石組成的脊梁骨,懶洋洋、要死不活地向上拱了拱,抖落了一身碎石和兩棵石縫中的小樹,塵土和白霧中,它好像隻是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然後安靜了下來,讓人以為它要接著沉睡了。下一刻,它的頭——假如它有頭的話——突然高高揚起,就像是《人與自然》裏非洲的黑曼巴蛇一般,隻用很短的一截尾巴著地,站了起來。這個畫麵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其實是很驚悚的。
宋海清顯得非常地鎮定,他第一時間安慰妻兒:“別怕別怕,這個大家夥,大了點。但是它並沒有攻擊我們的必要。別怕!”但其實他心裏已經在咆哮了:我靠靠靠靠靠!這算TMD什麼?石頭精?這算是得道了?說好的科學呢?尼瑪數理化的課本裏哪一頁說了一條石頭項鏈可以自己站起來的?一堆石頭能成精?那地球不是早就證道了?知不知道你TM不科學啊魂淡!!
幸好剛剛能站立的石頭精並不了解旁邊那個吃瓜黨的想法,事實上它也不在乎,它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馬上做——聰明的書友們一定想到了——渡劫!作為一堆石頭,即便這堆石頭是龍的骨頭變的,天道也不允許它輕易修成人形,缺胳膊少腿類似人形也不行!它必須接受天劫的考驗。
石頭精不知道,它的處境相當的惡劣。就算它跟腳非凡又驚才絕豔,當年聽菩薩講經之後隻在山坳裏躺了千多年便修到化形的階段,那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自張三豐之後,人間已經八百年無人飛升了——這個星球的規則在長期的演變中越來越完整,越來越堅固,修煉變得越來越難,以至於幾乎不可能。而原本尚算充足的靈氣也在這演變中被消耗殆盡。
也就是說,即便這堆石頭度過了天劫,它也無法再繼續修煉,甚至,剛才那一會,它吸收的已經是這個星球上僅存的靈氣了,所以,它其實根本無法化形成功。
很難說片刻之後,當石頭精發現自己前途無亮時,已經努力並期盼了千年的它會幹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畢竟對一塊沒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石頭,你不能對它有什麼過高的期望。所以,一旁的吃瓜群眾宋海清和他的妻兒,雖然暫時還沒遇到什麼意外——如果圍觀石頭詐屍不算意外的話——但危險也絕對絕對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