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測算的對象卻是不容易把握的。按照物流冰山理論的解釋,現行的財務會計製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這種狀況稱為“物流冰山”(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1975)。冰山的特點是絕大部分沉在水麵以下,而露出水麵的僅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活動的成本好似一座冰山,沉在水麵以下的部分是我們看不到的黑色區域,而看到的隻是物流成本的一小部分。
1962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財富》雜誌發表了題為《經濟的黑暗大陸》一文,彼得·德魯克把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活動看作是經濟管理中的黑暗大陸,因為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中,物流活動往往是最易被忽視的領域。例如,在財務會計中把營運生產費用一般劃分為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和營業外費用,其中營業費用按各種支付形態再進行分類,其結果在損益表中所反映的物流成本在整個銷售額中所占比重很小,這勢必造成企業經營者對物流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的不重視,從而使物流成為提高流通績效的最大暗礁。
從業務環節和內容上認識,物流成本包含在對應於企業內部的經營流程中,即包含在采購運輸、進貨檢查、協調處理、原材料儲存、勞動作業、有效的生產過程、產成品倉儲、產成品運送等業務流程當中。物流成本的測算可以通過調查,確定上述各項業務中物流成本的比重,以獲取有關物流成本的信息。
(2)物流成本的測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測算方法包括兩大類,即傳統成本會計法和活動基準成本法。兩類方法的係統特征、會計方式、測算目的、測算結果等。
(3)物流成本的測算步驟
傳統成本會計法下物流成本的測算過程,分為四步。第一步,識別物流成本分析的對象。物流成本分析對象既可以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流程,也可以是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經營流程。本研究的分析對象主要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流程。
第二步,確定物流作業的測算範圍。如前所述,物流成本包含在企業內部的采購運輸、進貨檢查、協調處理、原材料儲存、勞動作業、有效的生產過程、產成品倉儲、產成品運送等業務流程當中,這要求企業決策者從管理需要出發,選擇其中全部或若幹物流活動環節進行考察,做到思路清晰,有的放矢。
第三步,分類收集物流費用的數據信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企業內部的物流作業進行分類,如按職能分為物流流通費用、物流信息費用、物流管理費用等;再分類收集各類物流費用信息,這既是物流成本測算的關鍵也是物流成本測算的難點,如何準確把握還取決於會計製度和分析人員的智慧。
第四步,彙總分析各項物流費用開支。把物流成本配比到具體的商品或勞務上去,從而掌握產品消耗的物流成本情況。
2.4物流成本控製
2.4.1物流成本控製理論
控製是通過對各項活動的監視而保證各項行動按計劃進行並糾正各種顯著性偏差的過程。一個有效的控製係統可以保證各項行動的完成是朝著達成企業目標的方向,確定控製係統的有效性的標準就是看它在促進企業目標實現時做得如何,控製係統越是完善,管理者實現企業的目標就越是容易。
各種理論為物流成本控製係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物流成本控製的核心是對生產費用要素的一種有目的的控製,必須用係統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組織和實施,才能達到控製的目的.而控製又是係統管理的基礎,同時,控製必須依靠信息,信息是聯係施控係統和受控係統的手段,必須依靠信息才能完成物流係統控製調節工作。因此,物流成本控製必須以信息論、係統論和控製論作為它的方法論基礎,分析與探討物流成本控製的原理、作用機製、信息反饋和係統結構,並以此來指導物流成本控製工作,提高控製效果。
2.4.2控製論與物流成本控製
1948年,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發表了《控製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製和通訊的科學)》的奠基性著作,標誌著控製論的誕生。控製論是研究複雜係統的控製和通訊共同規律的科學。“控”就是掌握,“製”就是限製,控製就是掌握和限製。控製是按照一定的條件和預定的目標,對一個過程或一係列事件施加影響,使其達到預定目標的一種有組織的行動,或者是指一個係統通過某種信息的傳遞、變換或處理,發出指令,調節另一個係統的行為,使其穩定地按照既定的軌道前進,以達到預定目標。控製在管理工作的各職能中居於特殊地位。古典管理理論創始者法約爾提出,管理包含五種職能(要素):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製;並指出,控製涉及企業管理過程的其他四種職能,它促使計劃編製得更準確,使組織簡化和加強,使指揮效率得到提高,便於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