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擺脫貧困,努力縮小與其他先進地區的差距,逐步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共同富裕,是擺在湘西自治州各族幹部群眾麵前的艱巨任務。湘西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貫徹“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積極推進經濟體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團結、帶領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緊緊把握國家和省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契機,以穩定、脫貧、奔小康為主要目標,立足農業,主攻工業,開放帶動,科教興州,打一場扶貧攻堅的總體戰,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和湘西特點的經濟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的全麵發展、社會的全麵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麵提高。近期發展目標是:認真組織實施“九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切實抓好商品糧基地、財源項目、基礎設施和山地開發四大工程建設,努力完成解決群眾溫飽、人畜飲水困難、特困無房戶建房,農村通電、通公路、通廣播以及發展農村通訊、教育、衛生事業等九項具體工作任務。到本世末,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湘西自治州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7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1.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8.7億元,農業總產值22.4億元;糧食總產量90萬噸;第三產業增加值20.6億元;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到15萬戶、26.4萬人;外貿出口創彙2500萬美元;財稅收入同口徑比較達到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元,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將一個穩定脫貧、文明進步的湘西自治州帶入21世紀。遠景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億元,2001年至2010年10年間年均增長9%;人口控製在293萬人以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266元,比1980年翻三番;人民生活全麵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基本形成。總體構思是:到2010年,產業結構初步達到工業化標準。三個產業結構力爭調整到15∶50∶35,逐步建立起規模和結構比較合理的生產格局,農業、工業上形成幾個以州內優勢資源開發為依托,普遍得到深度加工和增值,市場比較穩定的支柱產業和一批係列拳頭產品,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現代企業製度基本完善,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在全州經濟中起著支撐作用。非公有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進一步提高。基本設施製約發展的問題初步解決。湘西自治州人均用電量超1000千瓦時,用電人口達100%;95%以上村通公路,連接各縣市主要城鎮及州外的幹線公路和重要經濟路達到三級以上柏油路標準;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得到整治與修複,人均旱澇保收麵積達0.5畝,防禦災害的能力大為提。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非農業勞動力占全部勞動力的比重達40%以上,城鄉差別、工農業差別大大縮小。全民科技文化素質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九年製義務教育全麵普及,城鎮和60%的農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得到鞏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能夠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計劃生育基本上成為人們的自願行動,人們的道德觀念、法製觀念普遍增強。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湘西自治州顯現出經濟昌盛、文化繁榮、環境優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健康向上的勃勃生機。
4.1.2經營管理特點
2006年,湘西經濟加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實現生產總值146.3億元,增長11.3%,是14年來的最高增速。其中一、二、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9億元、55.1億元、62.3億元,分別增長6%、13.2%和12.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1.4:34.4:44.2調整為19.7:37.7:42.6。完成財稅總收入15.41億元,增長337%,其中地方財稅收入8.15億元,增長37.6%。財政支出38.59億元,增長28.23%,確保了新農村建設、社保、科教文衛、公檢法司、扶貧救災等重點支出。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79.5億元、101.7億元,比年初增長27.2%和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12.63億元,增長1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9億元,增長1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6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1962元,增加196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5億元,增長15%。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35.3億元,增長17.2%;實現利潤066億元,淨增1.76億元,扭轉了虧損局麵。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7%,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突出了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發展。50個湘西地區開發產業項目全麵實施,50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全部啟動。礦產品、酒煙食品、化工、醫藥、能源等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34億元,增長167%,其中錳鋅、食品、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20.3億元,增長11.8%,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57.5%。三立集團等一批優勢企業發展壯大,20家企業銷售收入過億元。22個工業強鄉強鎮實現銷售收入67.7億元,增長68.7%。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吉鳳經濟開發區、吉首經濟開發區、永順經濟開發區和其他工業園區及小區建設有新的進展。吉鳳經濟開發區年內完成投資3.01億元,新增入園企業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