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來世界(1 / 1)

公元3030年,世界並未進入如“駭客帝國“、“機器人統治”、“克隆世界”等在一千年前的書籍和電影中所呈現的樣子。世界仍然由人類統治,仍然有正義與善良,仍然有邪惡與罪犯,仍然有藝術與生活,仍然有夢想與追求。

人類大約在500年前就已經擺脫引力的束縛,各類飛行器可以自由穿行與地球與太空,就如一千多年前的汽車一樣;空間站已不複存在,人類對月球進行了改造,加了一個“大蓋”,“蓋子”讓月球擁有一個循環的封閉係統,風馳電掣,電閃雷鳴,雲霧雨雪,基本是按照地球四季來定製,被稱為“月島”,算是人類近地的一個度假村。

大約300年前,人類擁有了第一膄光速飛船,引擎采用”暗物質“g-223”點亮技術”。g-223就像是大氣層中空氣,在引擎中被觸及點亮後會噴出巨大能量,加速飛船達到光速.g-223在太空中的分布密度比地球大氣高出千萬倍,並可以自行補充。

人類大約100年前,相對的也擺脫了空間的束縛。人類發現了暗物質”z-77”,是一種具有同頻吸聚效應的類粒子,分布於行星與行星之間、星係與星係之間等宇宙所有天體和區域引力結合點,每個類粒子都擁有各自的引力頻率。每個引力結合點分布著無數的z-77類粒子,這些類粒子的位置永遠是固定的,無法遊走,就像是密合各麵的焗釘,空間連接的合頁,維係著天體及宇宙的引力平衡,保持著空間結構的穩定。

當對z-77類粒子進行引力牽扯,類粒子會發射引力頻,其他分布於周圍的同引力頻類粒子很快就會與其產生吸聚效應,空間拉扯形成褶皺,當褶皺空間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是星際空間穿越距離最短,時間最快的時候。

但人類對引力的研究和應用技術,隻能對z-77類粒子進行引力直線拉扯,也就意味著無法將全域空間進行褶皺,而更像是在一張紙上,將一條線上的點壓縮在一起,形成穿越的通道。z-77類粒子吸聚通道的距離以及褶皺空間的範圍大小,都取決於引力拉扯的大小,引力越大類粒子引力頻信號越強,則會有更遠更多的同頻類粒子接收到並加入吸聚,褶皺範圍則越大,褶皺壓縮更薄,隧道距離則更短。根據研究和實驗,人類目前的飛船能進行的引力拉扯最高為3000g,可褶皺10光年空間,褶皺通道長度1光時。

有一點,過去還是現在都一樣,那就是每個時代,無論技術發展多麼迅速,人類總是最晚認清自己,且對自我的認識永遠放在最後。

克服了引力束縛,有了光速飛船,時空旅行也成為現實,但人類仍然不能長生不老。人類嚐試過用器官的更換來減緩衰老和延長壽命,那那仍然有限,移植的克隆器官存活時間也隻有數年,且同一器官更換2次以上是不行的,會很快壞死。研究了太多的藥物,也沒有哪一種能保持永生。科學家也嚐試過思維程序代碼化,但仍然沒有成功。雖然計算機可以連入人腦,也能進行工作生活,但人腦終究還是會衰竭,直至死亡。人腦的神經思維隻能轉化為信號,無法完全帶入機器人,因此,與機器人的換體之路完全行不通。包括人類所接觸的外星物種,每個個體都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這似乎是宇宙造物主定下的鐵律。

總之,人類已經嚐試了無數種長生之法,都沒有成功。人類的醫學和科技似乎找不出長生的密碼,解不開這個困擾人類700萬年的謎題。能做的,是讓人類的平均壽命達到150歲,最高年齡220歲。對一千年前的人類而言,這已經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對於這個時代,每個人的生命似乎仍是時間長河的一撇。即使一個人每天都在進行時空旅行,他所能走過的最遠距離是190萬零800光年,對於數百億光年的宇宙而言,終究還是太短,無法觸及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