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紅外產品是在第三代空空導彈中成功運用多元探測和彈載計算機技術的第一個型號,也是我國第一個具有抗人工幹擾能力的空空導彈;其性能與台灣購買的美製“響尾蛇”9M導彈相當。該型號於20世紀90年代研製立項,最終以優良成績圓滿通過定型靶試,成為國家重點工程係列中第一個定型的產品,是空軍近距格鬥的主戰裝備。
航彈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型精確製導炸彈,其性能超過了美國的“紅寶石”-Ⅱ號。該彈核心部件導引頭由導彈院設計和生產;該導引頭從研製試驗到批檢試驗未曾出現一次失敗。2003年,航彈以優異成績通過設計定型試驗,成為空軍實施對地精確打擊的重要武器。
小型彈是由導彈院自主研製的世界第一型武裝直升機專用空空導彈,開辟了空空導彈研發和應用的新領域。該型號於2000年正式立項,2006年初以優異成績完成了設計定型。目前,小型彈又在武裝直升機上發射成功,係統性能優於台灣購
買的美製“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加掛的“毒刺”導彈。
雷達彈是導彈院在多年預研基礎上,通過對外技術合作自主設計完成的。具有超視距發射、發射後不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的雷達型空空導彈是我國空空導彈跨入第四代的第一個型號,1997年立項研製,2005年完成設計定型試驗,2007年首批列裝部隊;使我國成為繼美、俄、法之後第四個擁有此類導彈的國家。雷達彈先後在各型軍用飛機上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已經能夠裝備我國自行研製的世界先進水平的第四代空空導彈。
47年不懈努力,特別是“十五”期間快速發展,中國空空導彈已經初步形成了裝備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具有中距攔截和近距格鬥以及單目標和多目標打擊能力的空戰裝備體係。與此同時,還鍛煉出了一支年輕的、高水平的、作風嚴謹、能打硬仗的型號研製隊伍;建成了一套先進的、數字化的設計、製造和驗證手段;掌握了新一代空空導彈的設計、生產技術和方法;探索了一條適合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發展的正確道路;形成了一整套成功的型號管理程序和經驗。
三、失敗的磨礪
成功大廈的磚瓦就是失敗。導彈發射成功的背後是無數次的失敗。2003年發生了導彈發射不出來、發射出來後在空中折斷的重大故障;2004年發生了導彈體顫振故障;2005年發生位標器故障;2006年、2007年又發生導彈低空抗振能力不達標;2008年又出現了兩次導彈發射失敗。空空導彈研製是一個風險非常大、不斷遇到挫折、在挫折中不斷前進的事業。隻有親身經曆了挫折和磨難,才深深知道那些故障是多麼繁瑣,多麼令人殫精竭慮、焦頭爛額,排除它們又需要付出多少艱苦的勞動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才知道這勝利是多麼來之不易。
2003年10月,雷達型導彈兩次靶試失利,有些人懷疑導彈院到底有沒有能力研製這種導彈?此型號在係統原理上走得通走不通?懷疑、埋怨、責備、批評劈頭蓋臉地砸下來,攻關組硬著頭皮頂下來了。在技術攻關的日日夜夜,他們重新核對所有數據,重新檢查工藝過程,重新驗算計算過程,重新篩選元器件。2004年3月3日,經過整改的首發產品進行空中靶試。隻見靶機劇烈地一顫,像禮花一樣淩空爆炸。耀眼的火光過後,靶機拖著濃煙一頭紮向大漠。
雷達彈曆經數年研製,雖然於2005年完成了設計定型,創造了我國戰術導彈研製史上的輝煌,但是也遭遇了重大挫折。2006年5月、12月和2007年元月連續三次失利,使導彈院遭遇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困境。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個新型號的研製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反複,都會遇到千回百轉的挫折,一定要嚴謹、周密、細致地找出根本原因,徹底解決,真正落實,做到閉環管理。這樣才能排除任何一點造成事故的可能性,不存一絲僥幸,不留一點後患,才能真正地做到“萬無一失”。
導彈院立刻在全院開展了全麵深入的質量整頓活動,出台了加嚴技術狀態控製、完善不合格品審理程序、開展生產定型、加強配套廠家質量控製、設計人員從定型到批產合理流動、設立新定型產品負責生產的副總工程師等多項措施,完善質量保證體係。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驗最終取得了成功,雷達彈在試驗基地的蒼穹中平穩地畫出了美麗弧線,直奔目標,準確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