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投降的消息傳遍世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已經無暇顧忌中東局勢,雖然在地中海上,美國的艦隊還沒有撤走,可在美國國內卻發生了劇變,民眾堵死了白宮,讓美國總統西奧多,不得引咎辭職。
剛接任美國總統的前副總統裏昂宣布美國將啟動與新伊拉克的談判,並請求先知軍善待俘虜。
與此同時,以色列卻是一片悲壯,因為耶路撒冷被奪走,先知軍圍困了首都特卡維夫,而此時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片悲愴的情緒之中,主戰派卻還在叫囂著號召猶太人與以色列兩萬五千平方公裏的領土共存亡。
麵對這樣的局麵,賈巴爾果斷的下令進攻特拉維夫,盡管他很清楚以現在的局麵進攻特拉維夫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以色列這個國家已經陷入了亡國的憤慨之中,他們必然會與先知軍死鬥到底。
可從另外一方麵考慮,賈巴爾卻覺得他必須打下特拉維夫,這不僅僅是為了挫敗以色列人的銳氣,同樣也是為了以後考慮,畢竟先知下令,必須留下以色列,並保持以色列國的完整。
也就在他下令的當天,先知軍中央衛戍裝甲師兩萬人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軍隊的配合下,開始進攻特拉維夫,而此時以色列人確實已經全民皆兵,而賈巴爾則派遣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的民兵為先鋒,大部隊在坦克和直升機的掩護下,開進特拉維夫的以色列總理府,並占領了本·古裏安機場。
在這天的夜裏,整個特拉維夫到處都是槍聲和爆炸聲,無論是先知軍的士兵,還是黎巴嫩與敘利亞的士兵都感覺到了猶太人決死的悲壯。
賈巴爾知道,在打下去,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雖然西方的艦隊不會對他在發起任何攻擊,他後麵還有先知軍三個集團軍正在開來,可他清楚,他們可以打下以色列,卻絕對無法占領這裏,更無法征服以色列人的心。
所以,在第二天淩晨,賈巴爾並通知黎巴嫩和敘利亞的軍隊,讓他們跟隨自己撤離這裏,因為他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在和以色列人相持下去,即使在派遣二十萬人過來,賈巴爾覺得也是徒勞。
可在賈巴爾撤退之後,黎巴嫩和敘利亞軍隊並不準備離開,他們認為一定要把所有猶太人趕出中東才算罷休。
所以,兩國的軍隊,加上巴解組織的民兵對以色列實施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占領,但也就在這一個星期裏,以色列人進行了頑強的反擊,雖然沒有西方國家的援助,但他們卻將黎巴嫩與敘利亞的軍隊趕出了特拉維夫,並一步步的收複失地。
而巴解組織和兩國的軍隊則遭遇慘敗,將近十萬人的部隊,在撤到耶路撒冷時,隻剩下不到一萬人左右。
這讓全世界再次震驚與以色列人血性,盡管這個國家已經四麵楚歌,但他們卻再次表現出了猶太人的精神與英勇。
同樣,世界的軍事學家也對賈巴爾這個年輕的先知軍將領刮目相看,如果賈巴爾當時不撤退的話,雖然可以守住更長的時間,但在以色列的兩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上,先知軍必然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占領時還會遭到更頑強抵製。
可賈巴爾卻在打擊了以色列主戰派的氣焰,短暫的占領了特拉維夫之後,便立即撤出了以色列首都,回到了耶路撒冷,並等待先知軍其他三個集團軍的到來。
在回想到他以前的戰績,無數軍事學家都對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人將他列為二十一世紀最年輕的名將,地位僅次於先知和新伊拉克的黑將軍。
不過,同樣也有人認為,賈巴爾在政治上的天賦,遠遠高過黑將軍,在回顧這場戰爭,聯軍在伊拉克戰場上,如果沒有賈巴爾的突然出現,並且完美阻擊美軍兩大王牌,恐怕現在戰局如何還不一定。
所以,在戰場上他的智慧和指揮一點也不遜色於黑將軍,所以有人認為他應該排第二,僅次於一手建立起新伊拉克的先知。
而且,誰都知道賈巴爾要年輕,他還是正統的軍事學院出身,有良好的底蘊和素質,以他現在的才華,以後成為先知的接班人,幾乎是肯定的,甚至有人大膽預測,一旦先知放下權利,賈巴爾立即會成為整個伊斯蘭革命同盟會的領袖,地位與哈裏發瑪麗亞姆平齊。
可無論外界如何猜測,但擺在眼前的以色列局勢還是引人關注,在黎巴嫩和敘利亞敗退之後,以色列軍隊已經追到了耶路撒冷之外,而指揮官卻是和麥凱恩上將齊名的佩雷斯上將,現在所有人都在關注,佩雷斯是不是會進軍耶路撒冷,奪回這個猶太人的聖地。
甚至很多人都期待,已經抱著亡國決心的以色列軍隊與風頭正盛的先知軍是否會在耶路撒冷進行決戰。
當然,誰都知道先知軍占據了絕對的上風,沒有西方支持的以色列軍隊,打一槍就少一顆子彈,即使打持久戰,先知軍也能輕易的耗死以色列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