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發揮紀律檢查職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保證(1 / 2)

中共慶城縣委王超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新形勢下,如何有效發揮紀律檢查職能,加快和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當前應重點從三個方麵強力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一、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為建設新農村奠定思想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育是思想的基礎。對農村基層幹部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是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要重點加強三個方麵的教育,為新農村建設積蓄能量,增添後勁。

(一)加強勤政廉政教育,著力解決不作為的問題。據某省2007年的一次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狀況民意調查,受訪群眾中80%認為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存在工作作風問題,其中第一位的問題就是不作為,占受訪群眾的31.7%。基層黨員幹部不作為是影響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的重要製約因素之一。因此,要教育廣大鄉村幹部樹立不勤政也是腐敗的觀念,把解難題、辦實事、謀發展放在首位。同時,通過健全完善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量化考評機製,樹立正反兩個方麵的典型。對於勤於幹事創業的正麵典型,應通過先進事跡報告會、專題訪談、專刊報道等形式廣泛宣傳;對於工作沒有起色、麵貌長期得不到變化、群眾意見大的反麵典型,要通過談話誡勉、通報批評、暫緩提拔、崗位調整、降職使用、辭職辭退等措施給予鞭策,督促他們主動謀新農村建設之策,興促進發展之舉,出群眾滿意之績。

(二)加強黨性宗旨教育,著力解決漠視群眾疾苦的問題。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有一大部分人錯誤的把新農村建設和建小康住宅示範點等同起來,出現了一些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加重了群眾負擔。因此,要加強農村幹部的黨性宗旨教育,使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糾正在新農村建設方麵的片麵認識,真正把工作中心放在為群眾增收入、謀利益、解難題等方麵,成為黨群關係的紐帶和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頭人。

(三)加強法紀意識教育,著力解決基層幹部違紀違法的問題。通過對慶城縣近年來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的分析中看出,村組幹部違紀案件占40%以上,違紀人數達到了50%。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這些黨員幹部法紀觀念淡薄或者無視黨紀國法,沒有守住思想道德防線,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情感,失去了領導新農村建設的向心力和號召力。因此,要通過開展警示教育、舉辦法紀知識培訓班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針對性的選講有關法律、規定,增強他們遵紀守法、依法行政的意識,形成經濟社會快發展,黨員幹部健康成長的“雙贏”局麵。

二、健全落實相關製度,為建設新農村固本清源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創新製度機製,努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製度保證。

(一)健全並落實村務管理工作製度。近年來,隨著各項惠農政策的頒布實施,村一級幹部手中的權力有了一定擴大,但因部分管理製度失去效能,致使一些問題和矛盾開始凸顯。為此,首先要完善並落實村級財務管理製度。村級職務犯罪主要體現在經濟上,而財務管理混亂是導致村幹部違紀的直接原因。當前,必須落實“村財鄉管”製度,發揮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防止“村官”腐敗。其次,要完善並落實村務公開工作製度。加強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建設,必須著力構建民主開放、公開透明的村務管理長效機製,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對重大事項、重要支出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完善村兩委會議事規則、村民會議等製度,推進村務決策公開、村級重大事項票決等製度,切實保障群眾民主決策的權利。要通過落實村務管理製度,努力形成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反腐倡廉建設長效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