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抽身而退(2 / 2)

唯一令他感到欣慰的就是,站在雷鋒塔頂,遠眺前方的三潭映月,處於煙雨朦朧中的西湖,確實多了幾分江南的韻味和那種難言的詩情畫意,或者這就是西湖出名的原因吧,他在心裏想道。

那一年他十六歲,卻比同齡人多了幾分成熟和憂鬱,因為他自譽為衛道士,以為可以改變麻木不仁的世人。

西湖-湖畔,一處遠離西湖鬧區的地方,高大的樹木高高聳立,遮隱在樹林深處的一處白牆青磚的古典小院,腳下踩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偶爾一陣秋風吹來,確實多了幾分曲徑通幽的意境。

上官洛靜靜的看著前方的小院,木門虛掩著,透過門縫依稀可以看到裏麵的花花草草和鳥叫聲,他微微一怔,旋即輕笑了一聲,向湖畔走去。

一位身著灰色的衣衫的老人,佝僂著身軀,靜靜的坐在湖邊,用自製的魚竿在湖裏釣魚,但是他每釣上來一條,就會將魚在放生,然後繼續釣魚。

因為這裏偏僻,所以多數遊客不會觀光這裏,遊客們更喜歡的是那花港觀魚和三潭映月,所以也唯有這裏才保留了幾分特有的寧靜。

但是敢在西湖景區光明正大釣魚的人,或許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古人雲: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我看您這是一人獨釣一湖魚啊,二爺爺,您是不是有些太霸道了?”上官洛在老人的身後笑道。

“哼,臭小子,小點聲,小心驚擾了我的魚。”上官洛口中的二爺爺回過頭,戴著一頂草帽,灰色衣衫,黑色布鞋,須發斑白,但是他的氣色卻很好,惟獨那雙眼睛,飽經時間的滄桑,卻又透漏著一絲淡泊的神韻。

隻是當看到上官洛的時候,老人眼神中一抹高興的神情逐漸的將那絲淡泊所替代。

“既然釣魚,為什麼還要放生呢?”上官洛輕輕一笑,隨意的坐在了老人身旁。

“我釣魚,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我放生,是為了增加它們的智慧。”老人隨口道。

“爺爺,那按照您這麼說,湖裏的魚都被您放了十幾年了,現在都該成精了吧。”上官洛平躺在草叢上,一絲淡淡的涼意沁入他的後背,感覺到了一絲清透。

“它們還差幾分火候呢。”老人緩緩道。

“那什麼時候火候就夠了?”上官洛不由的詫異道。

“等它們不上鉤的時候,就夠了。”老人笑道。

“為何不學薑太公呢?把你的魚鉤改成直鉤,這樣的話,您釣魚不就困難多了,這樣也省得您老人家總抱怨魚的智慧低。”上官洛看著那根細細的魚線,已經開始了微微顫抖。

“你小子啊,就是愛劍走偏鋒,不按常理出牌,和你說過多少年了,這個習慣得改改,因為旁門左道終歸無法踏上正統的啊。”老人回頭看著上官洛,這一刻,老人眼神中少了一份淡泊,多了一份溺愛。

“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前麵多了一座山,難道您會向愚公一樣移走它麼?有時候即使劍走偏鋒,我想我也可以走上您老人家所說的正統。”上官洛坐到老人旁邊道。

“嗬嗬,要知道愚公移山,指的是他的毅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隻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老人笑道。

“但是我的意思隻是說,當我們前進的路上,遇到阻擋的時候,我們可以繞開它,然後達到自己的目的。”上官洛淡淡的望著湖麵,想起年少的自己,曾經站在這裏,說著要改變國人麻木不仁的觀念偉言。

現在,他卻不由的感覺到了一絲苦澀,伴隨著每一次的成長,代價就是讓他更深刻的看清楚了這個世界,褪去童話色彩的世界。

“但是你繞開它可以,我更希望你以後具備堅持到底的信念,這點你沒你爺爺做的好。”老人輕輕的提起魚線,一條巴掌大的魚,在空中不停的搖擺著尾巴。

“我爺爺是您親哥,您肯定這麼誇他。”上官洛不滿道。

“那你還是我孫子呢?”老人在上官洛頭上輕輕打了一下。

“爺爺,這條魚咱能不能燉了它?都快中午了,我還沒吃飯呢。”上官洛看著那條肥嫩的草魚,鱗片在陽光下放著淡淡的光澤。

“好了,好了,不說了,走回家吃飯,我這有你愛吃的餃子。”老人將魚放進了湖裏,小心的整理著魚線。

“走,我給您帶了一瓶紅酒。”上官洛道。

“那正好,不用醋了,紅酒的酸味,最適合下餃子了。”二爺爺有些費勁的拍了拍上官洛的肩膀笑道,看著眼前這個從小跟著自己長大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高出自己很多了。

“好吧。”上官洛有些汗顏的攙扶著爺爺,向前方的小院走去。

而身後的湖麵,一條魚緩緩地遊弋到了湖麵之上,輕輕的張了一下嘴,旋即又沉了下去,一層淺淺的漣漪向著四周蕩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