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比賽大鯊魚一共得到了20次罰球的機會,但可惜的是,他僅僅命中了6個,投丟了其中的14個。
不得不說,這特莫完全就是小學生的水平啊。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斯特恩的安排,在比賽還剩下最後3分鍾,快船隊領先1分並握有球權時,裁判突然吹了一個快船隊的進攻犯規,原因是拉塞爾在跑位的時候,推了德雷克斯勒一把,火箭隊拿到了球權。
這一次判罰也徹底成為了全場比賽的轉折點,因為憑借這一次球權,火箭隊終於完成了本場比賽的第一次反超,並且在隨後的比賽中一直都把握住場上的主動權。
同時,這次球權轉換也讓快船隊的球員們一直憋著的那口氣終於散了。
他們領先了46分鍾,卻在最後一刻被反超,這對球員們的信心和士氣都是個非常大的打擊。
老實說,這場比賽快船球員們其實一直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贏球則還有一線生機,否則他們就會被恥辱性的4:0橫掃出局。
是的,比賽一開始他們確實也把這種壓力轉換成了動力,從比賽開始後的等一分鍾起,他們就一直保持著比分領先,死死地壓製著火箭隊。
但無奈的是,火箭隊這邊並沒有被他們的氣勢壓倒,盡管一直都處於落後,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而且還死死地咬住了比分,這讓快船隊的球員們的壓力其實更大了。
直到最後3分鍾時,他們的心態終於失衡。
從卡塞爾推開德雷克斯勒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盡管這裏麵有裁判小題大做的因素在內,但這個還真的怪不到裁判身上,因為嚴格來說,他的這個動作確實是犯規了。
而且德雷克斯勒雖然算不上是個假摔高手,但再怎麼說,他也算是在nba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家夥了,所以在遇到這種機會時,“滑翔機”當然會“恰到好處”的表演一下的,所以,有了這麼好的借口,裁判不用才是怪事。
歸根結底還是快船隊的球員們由於一直沒有拉開比分,所以心裏開始有些焦躁了,這就導致了他們很難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動作也跟著越來越大。
而火箭隊這邊則不一樣,因為他們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追趕者,這在心裏壓力方麵事實上比快船隊是要小一些的,而且與快船隊這幫年輕人不一樣的是,火箭隊三巨頭可是見慣了無數大風大浪的老家夥了,在控製自己情緒等各方麵的經驗和能力無疑要比快船球員要強得多。
他們更加懂得如何控製情緒與發揮強大的自信。這種自信是源於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認可,他們會努力的堅信自己最終能夠反超對手,他們堅信自己能夠打進任何一個球,哪怕最終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們也不會自怨自艾,而是繼續帶著自信進行下一次結果。也正是擁有這種精神,他們才會在nba取得這麼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