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555:焦灼(1 / 2)

怎麼老是有人認為我在黑美國和西方國家。

美國人和西方國家真的有你們想象中那麼公平、公正、公開嗎?

簡單的說一個事實,很多人都在吐槽中國居然禁了維基百科,先不說這其中有沒有什麼內情,維基百科真的保持了中立嗎?我看也未必!

舉個例子吧——

1762年-1769年的清緬戰爭,清緬戰爭,亦稱中緬戰爭,是十八世紀末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製權發生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我國雲南普洱地區,中國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曆時7年,國力強盛的清王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

重點是,這場戰爭是以雙方主帥在沒有取得各自君主同意下,進行的戰場議和。

雖然實際過程中,真正取得軍事勝利的確實是緬甸人。清軍也確實沒有實現自己的任何軍事目標,並且四次更換主帥,四任主帥盡皆身死,更是折損了數萬士兵,但緬甸的損失同樣也不小。他們不僅同樣損失了幾萬士兵,而且還因為這次戰爭,他們徹底失去了之前已經拿下的暹羅——被鄭信趕出暹羅。

那麼,我們去看看維基百科的英文版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吧——

在維基百科的英文版中,直接寫的是緬甸勝利,而且傷亡可以忽略不計,還寫這場戰爭是緬甸抵禦中國入侵,甚至認為緬甸在戰後奠定了自己的疆域,而且確保了緬甸的獨立。

更加可笑的是,你轉回中文版的維基詞條,裏麵變成了,支配權的戰爭,最終的結果是和局。

由此可見,維基百科並不像某些人認為的那麼中立,他們帶了更多的地方立場,我反而以為,被西方人詬病的中國言論相對更加中立,而號稱自由與中立的維基標準,論點根本談不上中立。

所以,別被西方人表麵上的所謂紳士風度迷惑了,他們大多數人其實比中國人更加有偏見,甚至野蠻。

......

說到這裏,歐文斯的聲調陡然一變,大聲的喊道:“哦,我們看到了什麼,克萊德斷掉了科比布萊恩特給雷的傳球,他一個人帶球衝過了半場,艾迪和科比還有雷正在追趕,但很顯然,他們都落後了克萊德好幾個身位,要想追上克萊德已經非常困難了,我猜這個球克萊德絕對會用扣籃來終結進攻。”

歐文斯停了停,應該是想看看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再說話,但很顯然他的期望落空了:“好吧,克萊德沒有選擇扣籃,而是用一個更加節省體力的方式來完全進攻,這是來自克萊德的上籃。盡管在我看來,克萊德這麼做有些美中不足,但考慮到他的年齡和火箭隊目前的形勢,我還是決定原諒他一次,誰叫他已經算得上是nba球場上的老家夥了呢?”

“我也認為克萊德這麼做才是最佳選擇。”沃頓也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道:“因為火箭隊在現場這麼多球迷的助威下,他們已經不需要再用扣籃來增加士氣了,現場兩萬多人的喊聲,就是最好的激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