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媽媽同病相“連”:緣分在人生窄巷
王瀛
因為母親身患尿毒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準博士單碩從萬裏之遙,飛回了山東東營。從此,在三尺病床間,他日日侍母,在疾病和生存之間殘喘,曾經豪情萬丈的理想也從萬裏高空就此跌落,蜷縮回了灰暗的原點。這時,一雙關切的美麗雙眸,開始照亮那促狹的天空,那是一個和他一樣,同樣為了母親,守在同一個病屋,放棄優厚工作的善良女孩,她靠近了他,要和他“拚媽互助”,要和他聯合護理,一起搭建一座“孝心防護牆”。他們,赤手空拳,麵對的,是兩個重度尿毒症患者,是足以令人崩潰的重重重壓。能創造奇跡嗎?
2014年9月30日,山東省十大“真愛家庭”頒獎典禮,一枚沉甸甸的獎章給予了全部答案。
救母·以全部的名義
單碩1985年出生在山東東營。高一時,父母離婚,他被判給母親張英。為了兒子,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張英帶病在東營銀座商場做營業員,工作強度大,致使病情一點點加劇了。醫生勸她趕緊休養,可她要供兒子,片刻也不敢耽擱。單碩大二那年,張英並發糖尿病綜合征導致失明,不得不辦了病退。半年後,她做了複明手術,視力恢複一個月,她又去做保姆……
母親的泣血供養,成為了單碩勤奮努力的動力。2008年,他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考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人力資源專業讀碩士。上飛機前,母親欣慰地噗噗掉淚:“不要惦念我,出去了就使勁往高裏飛。”
2011年9月,單碩畢業,正值母親55歲生日,他趕回了東營。回到家,單碩才知道母親住院了。見到母親的瞬間,他驚呆了!昔日容光煥發的母親,看上去仿佛老了二十歲!原來,早在3年前,張英病情就發展成了尿毒症。怕影響兒子出國,她隱瞞了一切。此後,她一直靠透析度日。每次和兒子視頻聊天,她都要化妝,所以,單碩根本沒有察覺。
在東營市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張英的主治醫生張洪源告訴單碩:張英的病已危在旦夕,稍有疏忽、哪怕一場小感冒也能奪走她的生命!這個殘酷的判定,令單碩瞬間淚崩。他隻想著努力,隻想著用功成名就去寬慰母親,殊不知這3年的分分秒秒已耗盡了母親最後的力氣,如今她已猶如生命殘燭,隻剩下一點微弱熒光。他如果遠離,用不了多久,她就會燭盡燈滅。母親不在,成績再大,事業再好,又能怎樣?
此後,單碩呆在國內的一個月裏,導師Gavin一次次打電話催他回去。因為Gavin有一個推薦讀博名額,他想讓單碩去。母親雖然不懂英語,但卻聽出了端倪,她威脅兒子:“你快回英國,否則媽媽拒絕治療。”作為單身母親,她隻有一個心願:兒子前程似錦。在母親的催促下,單碩返回英國。
一個月以後,單碩卻再度回到國內!他要守在母親身邊,把母親從厄運的魔爪裏搶回來。得知兒子的決定,張英大發雷霆:“你自毀前程,就是在要媽媽的命啊!”單碩毫不退讓:“隻有媽媽在,兒子才有前程可言。你要的榮光,兒子會給你一一實現。”
從此,一場從病魔手中營救媽媽的拉鋸戰展開了。
那段時間,由於張英病情危重,透析效果微乎其微。而且,由於她的體質非常特殊,血管超細,透析時因血液不通,透析的痛苦也比其他人嚴重無數倍,而且透析機總是報警,單碩寸步不離守護著母親。曾出資供單碩留學的父親非常生氣:“你回國,我不反對。可你必須去工作,請護工照顧你媽。難道你留學,就為了當個護工?”單碩堅定地搖搖頭:“沒有哪個護工能跟兒子相比,我媽的病不能有任何疏忽,交給別人我不放心。”父親的話不管用,姑姑又來勸他:“你自己不自立,怎麼救媽媽呀?”單碩並不動搖:“我在英國打工賺的錢還能維持一段時間。”麵對兒子的執拗和親人的不解,媽媽直掉眼淚:“都是媽媽耽誤了你……”單碩堅決如鐵:“媽,你相信兒子,我們這場仗必須全力以赴才能打贏。現在你要做的是好好配合。”兒子的至孝,是世界上最好的輔藥,在單碩的堅定和鼓勵裏,張英終於有了信心。
就這樣,單碩義無反顧地和厄運爭奪著母親。他的決絕,打動著病房裏一個叫薑紅的女孩。
薑紅也是東營人,比單碩小兩歲,畢業於北京科技學院。她母親和張英一樣,不到40歲就離異了,獨自一人把薑紅和兩個哥哥撫養長大。薑媽媽除了患有尿毒症,還有腦血栓等疾病,癱瘓在床,無法自理。長期病痛折磨,薑媽媽脾氣暴躁,根本請不到護工。為了母親,薑紅辭去高薪工作,在家附近的東營勝利油田做質檢員。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最大的便利就是上一天班,休兩天,她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母親。2011年11月,她帶著母親做透析時,認識了單碩。那會,她才懂得:原來世界上有一個和自己如此相似的人,他跨越萬裏之遙,和她相識在病房裏。她關注起了單碩母子。
不久後的一天,單碩陪母親做完透析,返回病房,突然,張英臉色慘白,連連嘔吐,捂著頭直喊“疼死了”,單碩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連忙叫來了醫生。醫生做了一番檢查,沒有找到原因。
愛情·三尺病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