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超級女聲”的火暴和廣告收入的增加,“超級女聲”節目的廣告代理商,也從這個龐大的廣告消費市場獲利豐厚。作為湖南衛視廣告業務獨家代理的上市公司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其下屬的廣告分公司依托“超級女聲”等高收視率、高品牌價值的節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2年底,電廣傳媒就與湖南衛視簽訂了長達5年的廣告代理合同,約定3億元以內的廣告收入,電廣傳媒分成40%,並有1.2億元的保底線;3億元以上的,電廣傳媒提成15%。按照上文估算的2005年“超級女聲”3000萬廣告總收入的數字來計算,電廣傳媒從“超女”廣告業務的代理中獲得的廣告收入至少為1200萬元。
作為一家傳媒上市公司,從股價上看,在“超女”決賽階段,電廣傳媒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從每股4.93元飆升到8月26日收盤價每股7元,每股上升2元左右,以其上市流通股6500萬股計算,股市獲利高達1.3億元。
其他電視、廣播、網絡、平麵媒體、公交等流動媒體、路牌廣告代理商等均從“超級女聲”廣告市場中獲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電信運營商
“超級女聲”的短信投票參與節目模式,使電信運營商從中獲得巨大的服務費分成。上億條短信流量,成為電信運營企業短信行業應用最成功的經典案例。很多從不用短信參與娛樂的人也紛紛加入“超女”投票。目前我國已擁有3.83億移動電話用戶,其中60%的用戶是短信用戶,全世界大約每3條短信中,就有一條是中國人發的。這是大眾文化產品價值鏈上的重要環節。
“超女”迷要給支持的選手投票,首先要花1元訂製短信(聯通和小靈通用戶為0.5元),收到回複後才能投票。電信運營商與節目製作商、增值服務提供商的利益分配比例,基本維持“運營商:合作夥伴=15%:85%”的原則,通常節目製作商與增值服務提供商對餘下的85%進行五五分成,但在“超女”熱播之後,湖南衛視所占分成更高。
按照湖南衛視3000萬元短信實際收入(占短信總收入的50%)數據推算,短信總收入為6000萬元,電信運營商則從“超級女聲”中獲利約為900萬元。
短信增值服務提供商
短信增值服務提供商是指為節目的短信參與者提供相關資訊服務的公司。這些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向短信參與者收取的增值服務費。
短信增值服務的基本服務費為6元,訂製後服務提供商會在一個月內發送15條“超女”花絮,每條1元。一旦投票者發送定製信息,已被捆綁接收關於超級女聲各類資訊與花絮的增值服務。這類短信資訊消費,使得湖南衛視在短信內容平台上的先後兩家合作夥伴——TOM無線和掌上靈通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眾多“超級粉絲”成為其忠實消費者。
按照短信總收入6000萬元的數據推算,短信增值服務提供商(占短信總收入35%)從“超女”節目中獲得的直接收益估計為2100萬元。
娛樂包裝公司
圍繞“超級女聲”明星們,眾多的娛樂包裝公司成為了天娛傳媒的合作夥伴。它們在演藝、唱片等娛樂市場也獲得了各自的回報。由於天娛傳媒與娛樂包裝公司等合作夥伴按照10%:90%分成,巡演門票銷售額1.5億元的90%為1.35億元,唱片銷售額2500萬元的90%為2250萬元,這幾家娛樂包裝公司就這兩項業務銷售額為1.575億元,按毛利率50%計算,娛樂包裝公司從藝人經紀中獲得的直接收益至少為7700萬元。
網絡公司
在百度搜索一下“超級女聲”,相關網頁有669萬篇,新浪、搜狐等各大門戶網站都有關於“超級女聲”的專門論壇。百度貼吧的“超女”前三名的相關發帖量超過1000萬,據稱平均每秒就有4個人同時發布和“超級女聲”相關的帖子。“超女”官方網站新浪的評論也達到了315萬條、論壇37萬帖。
某公司注冊了“超級女聲”的民間網站,頓時吸引了大批的“超級女聲”發燒友和網友的眼球。“超級女聲”網站的日訪問量達43萬人次。按照同樣點擊率的其他網站廣告收費標準收入估算,“超女”網站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至少為100萬元。到目前為止,由於網站的盈利模式尚需完善,因此,“超女”帶給網站的收益更多地表現在點擊率提升等間接收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