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缺失資源的農村教育(1 / 1)

今早首訪點是羅家灣,也就是我們留宿的這個自然村。我和搭檔許開開一頭鑽進人家屋裏,和主人寒暄幾句交代來意後便進入正題。許開開問,我填。他非常客氣,主人也很配合。

這戶教育觀念較強,把最小的小孩送到普定城關鎮二小——目前普定整個縣教學成績最好的一所小學,小孩平時就住城裏的親戚家。期末考試兩科都上了80分,這在他們班或許成績並不突出。但前期收集小學成績資料,已經了解到長田小學生整體成績偏低。像這小孩子的成績,已遠遠高於長田同年級的第一名。

有句話說,再窮也不能窮孩子。但在長田,能把孩子送到城裏讀書的少之又少。這觸動了我童年記憶的那根弦。普定城關鎮二小,我曾經的母校,十多年前的自己何嚐不是如這小孩子一樣。家裏本就貧困,母親卻四處借債,將哥和我送到城裏讀書,從一年級起就住親戚家。在縣城的環境,自己從小就萬般小心,生怕做錯什麼,極度內向、孤僻和敏感。我自己有親身體會,農村的教學質量與資源和縣城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我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和使用電腦,在農村讀書的孩子直到初中才開始接觸最基礎的英語字母。貴州的城鄉差距大從基礎教育方麵就足以體現,農村孩子很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小學基礎教育,考不上重點初中更無緣以後的繼續高層次的教育。很多孩子因此在小學或初中畢業,就在家當農業幫手或外出打工,農村勞動力的素質整體水平低就源於此。

孩子不讀書能暫時減輕家庭負擔。外出打工或許能掙一筆不少的錢,幾年後回家修房娶媳婦,生個孩子丟給父母後夫妻雙雙又外出繼續打工,於是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是必然的。在外打工逢年過節難得回家一次。回來時光鮮亮豔,買這送那,風風光光地給家族掙足了麵子。實際上在外麵打工,一天天含辛茹苦又有幾人知道,在大城市裏受足鄙視還要卑微地工作。

年輕時忙著打工掙錢養家糊口,孩子丟在農村沒有父母的照料,小孩子同樣不僅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由於自小遠離父母,還會造成小孩很多心理問題。教育不僅是學校的工作,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農村一代代循環往複的貧困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算國家和政府出台了一些看似會較有效果的政策,一到村裏就很難落實。脫節的是農民的素質和意識,根源在教育上出了問題。

下午訪問的是住在長田自然村的一戶。這戶就住著兩老,一排三四間破舊的茅草房。他們是從鎮寧搬遷過來的,已經在這住了10年了,然而戶口至今還無法遷過來。老爺爺患有重病,一年要花好幾千的醫藥費。由於戶口不在本地,既不能申請低保,沒法入合醫,也不能享受農村的家電補貼。

他們過著艱辛且無奈的日子。農村政策是在不斷完善的,隻希望中國的農村各項相關政策能及早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還可留意到一點,這裏的農戶不常外出打工,似乎有諸多原因可做理由。即使農閑,他們也不去普定縣打零工,他們不願意過多地出賣勞動力。農民苦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的勞動是非常廉價的;但從另一個側麵也反映出,這個地方農民有一定的惰性。

(陳彩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