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困苦的村民(1 / 1)

昨天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羅家灣進行了一次試調查,從問卷調研到向農戶發放錢和物資的基本流程我們也大致掌握了。今天,就開始分小組獨立去農戶家進行調查。長田行政村包括羅家灣、長田、包包寨、岩上、野牛莊、野豬窩、偏坡、哪叭幾個自然村,首先調查的是我們所住的羅家灣村和鄰近的長田村。這兩個村是條件比較好的村,原因之一是這兩個村都是在鄉村路邊,交通條件要好些。二是這兩個村的水源條件也比其他村好些,有自來水。因為隔河距離要近些,在缺水期間挑水路途不算太遠。其他村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和飲水問題。

調查尋訪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到村民們的生活的確是很困苦的。這邊的石頭特別多,滿山都是突兀的石頭。所以,大多數的房屋都是用石頭建造的,房子雖算牢固,可是當你走進去,家徒四壁,基本沒有什麼家具和擺設。房梁上掛著些玉米棒,昏暗的房屋裏看不到什麼讓人暖心的東西。條件稍微好點的人家,就多了台電視機。去年的家電下鄉活動,100元可以買電飯鍋、電磁爐、火爐三樣東西,得了低保的人家基本都得到了實惠。對於他們來說,真算是為家裏添了些電器和家具。甚至就連我們發放的那麼一個小盆,都是他們家裏的財產了。沒有來過沒有親身體會過之前,我認為這種說法是誇大其詞,可是我現在是看到了它的真實存在,貧困的農村生活讓人有一種揪心的感悟。如果不把農村溫飽、飲水、交通、教育等基本問題解決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等同虛設,農民就不可能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龍成丹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