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匹黑馬叫“中國星”
品牌
今年暑期檔綜藝大片的競爭態勢幾乎可以用“血雨腥風”來形容,各大衛視推出的音樂選秀節目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湖北衛視《我的中國星》於7月7日首播時,周圍環境並不樂觀。並且,它選在周日晚間22:00-23:40播出,正好與《非誠勿擾》《中國夢之聲》狹路相逢。
然而,湖北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湖北衛視總監向培鳳認為:“在激烈競爭的時段勝出,才能證明這個節目有收視率。”根據索福瑞收視數據統計,《我的中國星》首播收視率達到1.379%,前五期節目平均收視率為1.22%,每期節目均位居全國同時段前三位,成為一匹“黑馬”。
韓國模式中國製造
有意思的是,這匹“黑馬”的核心幕後班底卻是資深新聞人。
湖北衛視此前並沒有做大型季播綜藝節目的經驗,這檔節目的誕生,除了打響衛視影響力,更是為了培育自己成熟的綜藝節目製作團隊。《我的中國星》的中國總導演臧誌,曾經在湖北綜合頻道製作了多檔新聞節目。從地麵頻道轉移到衛視頻道,臧誌又挑起了綜藝節目的大梁,他擔任總製片人的生活服務節目《生活幫》已經成為湖北衛視的一大品牌節目。湖北衛視總監向培鳳說道:“做新聞能夠培養人的責任感,鍛練人全心全意做一件事的能力。”臧誌的新聞背景,以及靈活地駕馭不同類型節目的能力,讓他成為《我的中國星》總導演的不二人選。
為了製作這檔節目,湖北衛視從各大節目中抽調了近40人參與製作。為了更好地幫助製作班底的成長,湖北衛視除了引進版權,還請來韓國創作團隊全程合作參與。《我的中國星》邀請韓方導演吳承炫指導節目錄製,韓方導演吳承炫是《韓國好聲音》和《韓國達人秀》的總導演,也是《Superstar K》的總監製。除了韓國導演、編劇、攝像團隊,甚至燈光、舞美、音響、造型、舞蹈、道具等專業團隊都與中方團隊無縫對接。用中方工作人員的話來說,這將是一次“洗禮”的過程。
對一百多位選手的跟蹤拍攝,讓《我的中國星》的素材剪輯比超過了1000:1。前所未有的素材量讓所有工作人員都壓力頗大,十幾位剪輯師每日輪流通宵加班。記者在節目組辦公現場也感受到了這種團結緊張的氣氛。采訪時,記者甚至就坐在辦公室裏臨時搭建的行軍床上。
真人秀第一唱歌第二
與多數音樂選秀節目普遍將重心放在棚內演唱部分不同,《我的中國星》將鏡頭對準選手舞台下的故事。前四場預選賽中,五花八門的選手是長盛不衰的看點,甚至著名慈善人士陳光標也出現在海選舞台上。擔任嘉賓評委的宋茜也吸引了不少觀眾。而接下來的四場“Super Week”,《我的中國星》更凸顯出與眾不同之處。
“Super Week”環節中,選手接到不同的任務,要想晉級就要通過大量考驗。節目重心逐漸從歌手台前的表演轉移到台下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