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更容易被騙?
生活中,究竟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受騙?研究發現:輕信謊言受到兩方麵的影響:一個是過於依賴他人;另一個是過於相信自己。
常識告訴我們,老人和兒童往往比較容易相信謊言,這種現象叫“輕信的內外依賴性”。對老年人來說,他們有著豐富的閱曆,對自己的判斷往往比較自信。而兒童則相反,他們的一切都由父母負責,過於依賴他人,不善於自己做判斷,所以也更容易相信他人。
心理學家發現了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已婚人士比單身更容易上當受騙,因為他們更相信自己,也更依賴他人。我們的直覺認為,對他人抱有戒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識破謊言。但是科學家通過研究,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那些更加信賴他人的實驗對象,有更強的識破謊言能力,他們對欺騙行為更加敏感;而那些不信任他人的實驗對象,卻不能很好地識別謊言。(林泉提供)
為什麼打嗝被嚇一跳就會好?
要說清打嗝為啥被嚇一跳會好,首先得分析一下人們怎麼會打嗝。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有層穹頂狀的肌肉也就是膈肌,我們吸氣的時候它會收縮。伴隨著胸腔擴張,胸腔的容積變大了,於是肺跟著擴張,肺內壓力降低,空氣就從口鼻沿著氣道進入肺。反過來,膈肌舒張的時候肺內壓力會升高,我們就把廢氣逆氣道吐出去。和所有肌肉一樣,膈肌也是由神經係統負責管理,和別的係統協同完成呼吸這個動作的。反過來,如果有什麼東西刺激了神經係統讓它發出錯誤的信號,膈肌就會陣發性和痙攣性收縮,那麼空氣就會快速地通過氣道進入肺內。我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氣流快速通過咽喉的狹窄處會讓我們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而打嗝比這更短暫而迅速,就會發出“嗝”的聲響。
當我們被什麼外來因素嚇一跳的時候,大腦會在我們的意識之前就做好準備,比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把能量和氧氣送到四肢去準備拚命或者逃命;瞳孔擴大、神經張力增高,讓我們更好地觀察環境並做出反應等等。具體到膈肌,神經係統會重新發布指令,讓不必要的活動也就是打嗝停下來,以準備好應付其實並不存在的危機。於是等你心跳重新緩和的時候,就發現已經不再打嗝了。(徐風提供)
愛撫為何使人愉悅?
最新研究表明,人被撫摸時能感受到愉悅,是因為皮膚下的神經纖維——C纖維會對撫摸做出反應。研究還發現,撫摸的力度、溫度和速度都會影響被撫摸者的感受。當撫摸接觸的溫度為體溫、速度為每秒1~10厘米時,C纖維的反應最強烈,此時被撫摸者也感覺最舒服。
研究人員指出,人和人之間的皮膚接觸能夠帶給人愉悅感和安全感,因此人和人之間的皮膚接觸能增進感情。父母對新生兒的撫摸更能刺激嬰兒神經係統的發育。(楊陽提供)
【責任編輯】蒲暉